APP下载

“六化”管理实现小班幼儿午餐精细化

2019-09-10金海英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午餐小班幼儿

金海英

一、内容“科学化”

小班午餐内容“科学化”包含两个方面,即午餐配置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和对午餐食材加工的科学性。

午餐内容的搭配科学,首先因午餐是为充分满足孩子生长的需要,因而在配置上我们要做到营养均衡。特别是在家庭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在科学搭配上下功夫。我们应遵循干湿、粗细、米面、荤素、色彩和互补搭配原则。如根据小班孩子的直覺行动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在午餐“色”觉上科学化。如芹菜百合腰果,绿色的芹菜,白色的百合,黄色的腰果,红黄相间,黄白相映,在色彩搭配上就很赏心悦目。又如红黄绿三色彩椒,五彩缤纷,外形新颖,荤素均衡,营养丰富。有时吃面食,我们食堂阿姨会精心做出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兔,从视觉上吸引小班孩子,使其产生一种想尝一尝的欲望。而午餐的烹饪科学,是指在制作时应注重午餐的口味。切忌过于油腻和偏于干涩,在“香”“味”上下功夫,要能适时调动小班幼儿的嗅觉和味觉,想方设法让孩子爱吃幼儿园的午餐。要让午餐成为小班孩子的“致命诱惑”,不仅看着喜欢午餐,还得变着法儿让孩子吃着更喜欢午餐。让小班孩子对每天的午餐产生出一种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二、环境“品质化”

就餐环境的品质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品质环境能进一步促进孩子心情愉悦地快乐进餐。就如我们成人一样,有些时候,吃饭吃的就是个情调。那么,如何为小班孩子创设一个温馨、舒适而有品质的就餐环境?

孩子一般都是在活动室用餐的,因此结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在班级就餐环境的打造上,我们可首先从班级大环境入手,从幼儿的“品质”生活出发,思考情境环创在幼儿生活环节中的教育价值。首先要考虑色系和谐,这样能让班级的整个环境看起来更有格调和“品质”。如小班孩子一般喜欢柔和或温馨的颜色,我们可以选择粉系、米色或淡蓝系,在颜色上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感官的安全感与心理的满足感……根据生活的功能与需求,在布局上再将各活动区、就餐区和饮水区等区角用适合小班孩子高度的屏风加以隔断进行分割。这样既具一定私密感、情境性,又互不干扰。

在对功能区美化的过程中,应遵循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温馨舒适格调,色系统一不杂乱。尽量体现家居感和情境性,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和材料,让孩子和环境“对话”。如生活区提供榻榻米、小靠垫,台布以田园和素雅为主,摆台上不忘增添一些装饰物和瓶花,以增添灵动和温馨之感。阅读区投放一些进餐小故事和节约粮食等图文内容,娃娃家投放餐具等生活用品。在就餐区的设置上,在位置摆放上既要顾到不呆板单调,同时孩子又出入方便。铺设田园风或简洁风桌布、擦嘴毛巾和餐盘的艺术摆放便是老师的首选,再适时播放轻音乐,这样能为孩子进餐环境添加分值。一个有品质的就餐环境,能大大促进孩子的就餐食欲和心情愉悦。

三、流程“规范化”

活动室环境创设好了,那么如何让小班孩子自主而有序地就餐?规范的午餐管理流程是必须执行的。流程规范化分餐前、餐中和餐后三步骤,教师要充分注重这三个环节的过程管理。

就餐前,餐前盥洗必不可少。针对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可采用“趣味盥洗七步法”。将盥洗方法编成简单易记的儿歌和有趣的洗手操,在一擦二搓三拧四冲五甩六关七擦中,在愉悦的心理氛围中轻松掌握盥洗七步法。

就餐中,培养小班孩子养成自主取餐、自主拿餐具、自主选择饭菜的自我服务技能非常重要。在舒适、优美的轻音乐中,保教人员采用明确的分工站位、引导孩子分流自主就餐的方法以减少消极等待的时间指导孩子有序进餐。如一位老师组织幼儿进行餐前小游戏,一位老师管理孩子的队伍行进,还有一位保育人员则指导幼儿盛饭菜(针对孩子年龄特点,建议小班第二学期尝试自己盛饭,菜肴由保育人员分)、孩子自主拿到餐桌上就餐。当然,前提是孩子必须掌握正确使用调羹的方法,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就餐过程中,教师还应随时关注孩子的进餐卫生状况,及时提醒孩子保持整洁。

就餐后,指导小班孩子自主有序整理很重要。所有的餐巾和餐具必须分类定点摆放,保教人员还应该对孩子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指导。洗手、漱口后孩子自主活动,也可教师集中组织餐后活动。注重餐前、餐中和餐后的过程性管理,是抓好小班午餐流程“规范化”的关键。

四、标识“公约化”

不得不提的是,小班的标识提示在孩子就餐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尝试借助用标识说话。创设要点是“看得见、贴得对、读得懂”。“看得见”是第一步,要把标识贴在幼儿可以看得见的地方,“贴得对”是指其张贴场所应与标志对应的生活场地与教育价值相关且适宜于孩子的视线,要“贴”得其所。如为了让孩子进餐过程中更自主和有序,我们采用等候线和小脚印等标识,提示幼儿自主取饭菜时不拥挤,懂得人多时要排队,建立遵守秩序的好习惯。我们菜桶和饭桶上贴上相应汤、菜和米饭的标志,便于幼儿一一对应盛勺。又如在餐盘置放区墙面张贴取放碗勺的步骤,提示孩子按正确的顺序取碗勺。再如在餐盘集中区张贴用餐后碗盘勺子的正确放置图示,提示孩子饭后能自主且正确地收放自己的碗盘。我们还在用餐区呈现进餐行为习惯和爱惜粮食故事的形象逼真的、能反应真实生活内容的照片或卡通图片,提示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树立爱惜粮食的意识。又如在盥洗室墙面安装可爱小巧的镜子,让孩子对着镜子照一照,看看饭粒有没有留在脸上,并张贴饭后漱口和洗手步骤图。

我们还把进餐行为列入班级公约。比如教师张贴一些图文并茂的内容,结合自编儿歌“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文明不挑食”“有序盛饭和拿菜,看谁是个好宝宝”“你先我后讲秩序,文明就餐好习惯”等诸如此类的儿歌,慢慢形成一种班级公约,使每一位孩子都乐于遵守。

五、教育“情趣化”

在小班午餐管理中,教师使用“情趣化”语言教育能让午餐管理更显智慧,而进行故事化包装是“情趣化”教育的常用方法。如餐前五分钟的组织,我们通常用故事化来进行餐前教育。教师通常选择一些爱粮、节粮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故事,以故事角色的口吻演绎情境,让孩子感同身受,从而顺理成章地接受和明白事理。午餐教育中,游戏化包装也是小班老师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同样为了激发孩子的食欲和兴趣,教师往往会变成一个大魔术师,在自己的大围裙一一贴满食物图片。然后说出一个谜语,等孩子说出答案后,教师又变戏法似的出示图片请孩子一起看,以此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食欲。也可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以猜食而激食。我们也可用对话、儿歌小故事等形式,将营养小知识编入其中。如“大公鸡和漏嘴巴”、“蔬菜王国”……故事化和游戏化的形式生动有趣而又具体形象,激情激趣,最适合小班孩子,孩子也最乐于接受了,这远比生硬的说教有效得多。

午餐教育“情趣化”,除了利用儿歌、图示、故事、音乐等各种策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的行为习惯、启发幼儿主动愉快进餐外,还可采取各种情趣化激励手段从孩子内心去激发,鼓励和喝彩是常见的一种。如平时看到有孩子在进餐习惯和行为上特别棒的,教师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和更多的投入。如在活动室专门设“我最棒”“最佳光盘宝宝”动态墙饰。通过此类活动和措施,孩子心中对进餐习惯好的幼儿产生一种认同感,对老师的赞扬和奖励心存期待。对于一些厌食和胃口较小的孩子,猜食激食法和逐渐加量法可以尝试。这些“情趣化”教学对于促进孩子午餐食欲极其有效。

六、家园“一体化”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家庭对孩子很溺爱,家长总是越俎代庖地包办一切,大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之势,小班尤为普遍。这对于孩子进餐技能的习得和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极其不利。为此,一方面,幼儿园应多与家长进行沟通、把科学的观念和方法传达给家长,使家长树立正确的理念,和幼儿园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与家长一起,根据孩子实际为孩子量身定制方案,配合督促孩子养成良好就餐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习惯在家里也得到巩固。家园双管齐下,孩子的午餐管理才能真正做到自主、文明而有序。

猜你喜欢

午餐小班幼儿
再去小班看看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井下午餐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午餐
幼儿画刊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