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体育教学与立德树人之融合式发展

2019-09-10曹展

速读·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过程融合发展

曹展

摘  要:“立德树人”是21世纪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然而部分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中心有所偏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或者说将“立德树人”放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次要位置。本文主要围绕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培养学生的根本任务始终贯彻到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促成二者的融合式、互动式、高效式发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体育;教学过程;融合发展

中国古代哲人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論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这些至理名言无不在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身上得以证明与践行,这便是立德。关于树人二字,《管子·权修》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棵良木,至少得需要十年,而培养向善、向上、拥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需要百十年、数代人的自我践行与精心教育。“立德树人”强调的是教育以树人为本,树人以立德为先。无数事实证明,“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这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那么作为一名人名教师,如何让立德树人与体育教学贯通式发展呢?这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应该深思熟虑的。

对于从事体育教学的一线工作者而言,想要把体育教学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之根本任务相结合,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打破抑或是创新长期常规的工作方式,注重品质教育

受体育课程课时安排较少这一局限性,所以广大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与青年学生的接触、了解并不甚多,进而也便极易忽视学生的品德、为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殊不知,培育一个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才是我们人民教师首先要做的。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平等对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摆在了第一位,这个道便是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追寻的大道。

二、学高才能为人师,身正才能成典范,立德树人,从自身做起

我们在关注学生品德问题的同时,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作风过硬、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育学生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实际上就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师德”。作为教师,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树“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被视为社会道德的化身。教师通过良好的师德,言传身教,内化为“师风”,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平等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把良好的师德传递给学生,才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三、言传身教,亲力亲为

在体育授课过程中,要尽力所能、不遗余力、亲力亲为地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为学生制定科学高效的运动方式和时间规划,让学生在其选择的这门体育项目中,尽可能地把“可以做”转变为“善于做”,把“善于做”提升为“做的好”、“做的漂亮”,这样就达到了我们另外一个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国民(学生)一个健康的体魄!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于我们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所以与此同时,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加对自身发展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小说,这样有利于让学生们在如体育竞技等诸多赛事过程中,看淡名利得失,以良好的道德风貌展现出最佳的实践水平;往大说,一代人培育好会影响他们的下一代,这样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风尚必定跨上新台阶、绽放出耀眼于世的精彩光芒!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学生这一学习发展阶段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人生德操高低、品性优劣的特殊阶段。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引导青少年肩负历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祖国,报效祖国。那么在培训学生有这些意识、责任、担当、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广大人民教师就有着不可推卸的时代重任!要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对体育教学事业的热爱与激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为培养一批又一批民族栋梁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寇磊.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大学体育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153.

[2]魏明东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30年的回顾[J].体育科研,2009(6):33.

[3]仇军.现代教学论在体育教学中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1(1).

[4]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实施背景[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8-60.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过程融合发展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