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改善幼儿依赖性之浅见

2019-09-10赵益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依赖性独立性家庭教育

赵益

摘  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认为: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等问题。我国的古语也讲到:“三岁定八十。”可见幼儿时期的行为发展对成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依赖性;家庭教育;独立性

依赖性是指凡事都依靠别人,缺乏自理和处理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先天气质的影响,即这类孩子生来适应能力就差,对新环境感到特别拘谨,不愿与人接触。如果想让他们勉强适应,过程将会是艰难而缓慢的。另一方面是后天教养方式的影响,由于是独生子女,孩子很多时候独自玩耍,缺乏与其他孩子的交往,而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总是过多的照顾与迁就,逐渐导致了孩子难以适应新环境。依赖性的表现主要有: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委身于从属地位,遇到事情依赖父母,老师或同学,总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做出决定,不敢独立负责。

现时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吃一顿饭,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哄着来喂;甚至还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追着来喂饭;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怕“小皇帝”“小公主”们累着或是受到任何伤害,就会凡事都不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而是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少了,而孩子长期处于这个过分爱护的家庭氛围之中,往往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也就是说,有了这样爱,也就导致了孩子对家人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那我们应如何去纠正孩子对成人的依赖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顺应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发现

幼儿的好奇心在成人眼里看来往往是幼稚的,在这个时候不应嘲笑幼儿,以免伤到幼儿的自尊心,而应该更多鼓励幼儿去发现和探索。在教育孩子时,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发展幼儿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从小就告诉他们一些科学家、发明家成功的故事,以激励幼儿从小具有爱学习,爱思考,爱创造的能力,为他们长大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心理学研究表明:独立自主意识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独立性越强,发展得越快越好。如果想让孩子能尽快的改变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喝水、穿鞋、穿衣服等等,这些都需要他们独立去完成简单的委托“任务”。凡是孩子能够做到的,我们都尽量不插手,而是在旁看着他,这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尝试,发现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就要果断地去做。当一发现孩子做到了,我就会及时给予表扬,如向他伸出双手与其互拍一下,当孩子经过几次老师对他的“放手”锻炼后,他的独立性将会增强了不少,同时也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

在日常活动的各环节里,我们都要留心去多观察,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小朋友面前及时的对他进行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又如在表演活动中,见到有些孩子刚要站起来,身体却又缩了回去,头低低的。见状后,我们就要马上走到孩子的身旁,摸着他的头说:“你就试试看,好吗?”“好”“我相信你是行的,你是最棒的!”在此同时,我们也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尝试着请他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比如:帮老师放放杯子,帮老师挂挂毛巾,帮老师收拾一下玩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使其慢慢的增强自信心。对于他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的给予他表扬和奖励,使其自信心大增。

四、家园共育,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家长是老师的教育伙伴,所以我们和孩子的家长要经常保持联系,对孩子依赖性的问题,及时地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交流,并与家长一起共同探讨相关的措施,使孩子的家人认识到孩子虽小,但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建议孩子的家人,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给予孩子充裕的时间,切莫代劳。面对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千万不要大声的去责怪孩子,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和孩子的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建立对孩子的奖励机制,及时对他的进步进行奖励,激发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从而缓解了孩子对成人较强的依赖心理。

家庭教育是幼儿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具有情感性、生活性和潜移默化性,对幼儿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和最持久的。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和家长教养态度上存在的偏差,致使幼儿在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许多不良的倾向。幼儿园适龄幼儿中很多存在心理和行为偏差,如依赖性过强、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这些幼儿家庭生活环境的特点,并采取适当的教育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性,从而使其形成阳光的心理特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魏燕.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原因及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

[2]李天燕.家庭教育學[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

[3]梁建宁.基础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猜你喜欢

依赖性独立性家庭教育
独立品格培养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
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几点体会
做最好的自己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风险与控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