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云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韩小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环节学科语文

韩小娟

摘 要: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往往老师在课前也做了精心的备课,在讲台上使出全部力气讲课,课堂上有些学生却听得昏昏入睡,有些学生没有打瞌睡却走了神,有的学生甚至上一节课,连书本都没有打幵,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降低了,那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的行为更不会形成了,而素质教育也因此越来越远了。

关键字:云课堂;教育;运用;影响

现阶段的教师,已经非常满足由书本、笔、电脑、黑板、显示屏所组成的教学空间时,由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迅速普及而出现的“云课堂”,又一次影响了我们的教学生活。“云课堂”教学实践环境,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教学支持平台。在教学硬件方面,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立功能齐全、信息交互迅速、使用便捷的“云课堂”教学支撑平台。在“云课堂”环境创设方面,构建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可视化训练交流、探究、讨论、展示的“云课堂”环境。

一、云课堂的特征

(一)云课堂以学习为中心

云课堂的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使用多屏的同屏、异屏、循环屏的呈现方式组织与开展教学。全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均放置在学校统一的数字化教学管理应用平台上或校外云课堂服务商的数据处理中心。云课堂中学生可以使用iPad、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在教师组织及指导下进行在线学习和互动。

(二)云课堂是无边界学习

云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借助海量的网络资源,邀请社会名人、学科专家、甚至国外同伴共同学习。学生可以即时与全球各地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用户同步分享语音、视频及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云课堂是真正的个性化学习

云课堂为课堂带来的变革是结构性及根本性的,它让教与学处在了同等位置,成为一个银币的两个面。学生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学习平台,对于课堂上未完成的学习任务、需要拓展性学习的项目,或者需要巩固的知识进行再学习。

(四)云课堂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分析

云课堂运用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通过跟踪的信息得出关于学生学习爱好、学习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出个性化的建议,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云课堂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从一个教学环节开始实践活动

一个完整的课堂包括很多个细小的环节,教师能成功地把控每一个教学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平板电脑所具备的强大图像、视频功能,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易上手程度,我们试着从课堂的游戏环节开始实践。语文作业环节中摘苹果树上的生字,警察追小偷中看拼音选词语等游戏环节都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了知识,熟悉了对平板电脑的操作。当学生课堂纪律、操作规范都能达到课堂教学要求时,教师们又开始摸索预习环节、新授词语环节、新授理解内容环节、作业环节等课堂环节与平板电脑的紧密结合。在此过程中大家欣喜地发现,预习环节可以采用优课平台的“批注”和“提问”来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功能,这让以前脱离于教师监管之外的课前预习环节有了技术力量的保障。在新授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系统”分发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它强大的即时评改功能可以实现教师在课堂里的“一对一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掌握得更全面。在新授理解环节中教师还借助网络的作用,提供一些有效资源,以“微课程”和“电子资源包”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照顾了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

(二)从一门学科开始的实践活动

有了各个教学环节与平板电脑的紧密结合,教师们对“云课堂”的开展便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最初的语文课实践,还仅仅停留在移动电子设备的运用上,这让上语文课的老师常常有了上信息技术课的愧疚感。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老师们欣喜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创新以及课堂模式的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比如,笔者在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将教送别诗与探究送别文化相整合,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试图在一堂课中融入这样一个庞大的教学任务是多么困难。如今,在“云课堂”环境下却变成了现实。其次,为突出语文的主题性学习,还可以借助平板电脑强大的摄像、录像和存储功能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自学,这给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作文教学和课前预习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语文课内不同课型的摸索,让“云课堂”变得更具语文味了,教师也开始发自内心地接受这种新型课堂的出现。

(三)组建起一个团队的实践活动

有了语文学科的成功尝试之后,大家组建起了一个“云课堂”教学的研究团队,从一门学科逐渐辐射到多门学科,从一个年级辐射到多个年级。在团队教研中大家分工协作,应用学科老师主要负责研究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而信息技术老师则负责软件的开发和网络的保障。一年来“云课堂”研究活动热火朝天,研究成果显著。

比如,语文“云课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创新模式获得专家好评,并被《重庆晚报》以《云课堂这样上课》为题进行专题报道。数学“云课堂”《乘法运算定律》通过课前习题检测、课中“微课”翻转学习,课堂作业“无纸化”模式和课后拓展“游戏闯关”环节,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学习水平。

三、云课堂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云课堂”“一对一”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自主选择不同的习题作答;课前可以通过网络、电子资源包等工具搜寻学习资料;课后可以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根据当堂测评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也能通过“教师学习资源”和“微课”的反复学习,扎实学习,还能通过游戏有兴趣地去学习。“云課堂”的出现犹如一缕春风,唤醒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走向以“学习所需”为主的合作学习

“云课堂”模式下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所需”而形成的合作学习。学生在“云课堂”下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优课平台自主组合课前讨论小组。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随机自主形成小组。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中体验送别文化时,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因为兴趣点相同,所以,探究点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状态,学生在展演时就体现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综上所述,“云课堂”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代表着未来教学生活的发展方向,体现着“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作用。古人曾说:“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我们愿意追寻着信息工具发展的脚步,努力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为课堂的有效,为学生的乐学献出与时俱进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薛毅飞.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图书与档案,2009(29):372-373.

[2]孙卫.图书馆在云时代的思考.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6):35-41.

猜你喜欢

环节学科语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