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议论文深刻”

2019-09-10仇丽妍

高考·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深刻新课程标准议论文

仇丽妍

摘 要:针对新课标标准中对学生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提出从“紧扣观点,提纯作文”“透析原因,揭示本质”“选用反例,揭示危害”“扎根现实,激浊扬清”达到让议论文深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议论文;深刻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高”。

2019年考试大纲:“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具体表现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议论文要求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述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击中要害。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作文进行训练,达到让议论文深刻的目的。

一、紧扣观点,提纯作文

趁着青春年少,去用心感悟我之所有,我要沿着风景秀丽的地方开过去,去看无限平静的湖水,去看白雪皑皑的山峰,去看芳香四溢的花地,去看阳光在唱歌的草原,去远方,而满山遍野都是家乡。

苏轼“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陶渊明放弃功名利禄,饮酒种菊于南山之下,品平凡生活之乐;顾城“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不经意之间便流露出其对生活的热爱。

案例评析主要内容也谈到了“用心感悟我之所有”,读下来却不深刻,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会发现很多文字游离于观点之外,甚至不能证明观点。

针对这种问题,作文深刻方法一:紧扣观点,提纯作文1、对论据的使用上,选择恰当的角度提取,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舍弃干扰因素,提纯论据。2、对论点的议论上,集中火力,文字不能游离于论点之外。单一才能深刻。

升格:趁着青春年少,去用心感悟我之所有,珍惜无限平静的湖水,珍惜白雪皑皑的山峰,珍惜芳香四溢的花地,珍惜阳光在唱歌的草原,珍惜拥有,熟悉的家乡处处有诗意。

苏轼“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珍惜异乡的风景与美食;陶渊明放弃功名利禄,饮酒种菊于南山之下,珍惜平凡生活之乐;顾城“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不经意之间便流露出其对生活的珍惜。

二、透析原因,揭示本质

在学生的作文中往往会出现“论不透”的情况,是没有将原因论证清楚。

不忘初心,使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努力挣开双眼去寻找三天光明;不忘初心,使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奏出命运交响曲;不忘初心,使残疾的史铁生,一步一步地“走”出春暖花开。不忘初心,翻开照片,依旧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不忘初心,打开所买的书籍,你依旧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

案例分析:优点:围绕论点,论据较多缺点:论证松散,观点与论据脱离,有套作的嫌疑。

针对这种问题,作文深刻方法二:透析原因,揭示本质观点与论据之间一定要有严密的论证过程,论证是现象到本质的桥梁,只有透析出材料中的原因,才能直指观点,达到深刻的效果。

升格:不忘初心,海伦凯勒即使双目失明也没有丢失最初对美丽世界探求,写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充满对世界热爱的文字;不忘初心,使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没有舍弃对音乐的执着,奏出《命运交响曲》伟大时代之音;不忘初心,使史铁生在轮椅上没有停滞,而是一字一句地书写对母亲对自己始终如一的爱。不忘初心,翻开照片,依旧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不忘初心,打开所买的书籍,你依旧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

三、选用反例,揭示危害

有“舞神”之称的杨丽萍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印象》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所谓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变得平庸,乃是无奈之举。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答案很簡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拒绝平庸》)

案例分析:运用杨丽萍屈服平庸这个反例深刻地揭示了“平庸化”带来的危害,振聋发聩,达到警醒世人的效果。

作文深刻方法三:议论时如果只是正面论证,会使文章缺乏思辨性,从反面出发揭示危害,会让人更深思其原因,从而达到深刻。

四、扎根现实,激浊扬清

例:1、现代社会上有许多人,自以为是地对别人提出的建议置若罔闻。冯唐因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声名鹊起,他沉浸在名利场中,竟把泰戈尔的名篇《飞鸟集》翻译得“个性十足”。(高考满分作文)

2、“回到原点”在被现代元素侵袭得奄奄一息后,人们猛然回到原点,重拾对传统文化、历史遗迹的敬畏感。这种折返可谓是给我们向前发展敲响了警钟,给我们日渐贫乏的精神世界的一次填充。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浮躁时代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呼吁慢生活、享受田园居的“陶潜主义者”。人们固然要为生活分秒必争、苦苦打拼,但很多人内心深处,还是憧憬着回到原点,追求那种森林绿坡、小镇马蹄式的旧时体验。(高考满分作文)

案例分析:冯唐—当红作家以及当红的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深入生活,深入现实,能使读者形成认同感,非常接地气。

使作文深刻方法四:关注现实不仅让读者看到论点的现实意义,也让作文展现我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展现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展现我们责任在肩的主人翁精神,行文自然深刻。

总之,精选素材,提纯作文;追本溯源,揭示本质;正反对比,深化观点;扎根现实,言我担当:让作文走向深刻。“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地写作和修改才能使作文臻于完美,写得更深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深刻新课程标准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