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
2019-09-10肖洁
肖洁
摘 要:本文主要讲解了在高中数学教学里运用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里问题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策略,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策略与实践感悟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里运用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问题教学法在国际教育改革上是一种趋势。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让他们建立数学观念,使他们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突破口,也是取得新成效的方向。
问题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散思维,也可以养成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态度,提升学生信息交流、逻辑推理、思维品质、数学意识等数学素质。因为要在合作与沟通里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法又能够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所以,问题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创建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容易到困难、从浅层到深层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大脑现有的知识储备积极思考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在教授新知识时,找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把复杂的新知识设计成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和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相接近的问题,这样创建出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有助于学生加强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学习“幂函数”这一体系时,我们不要先讲幂函数,而是先把学生在初中学到的函数知识和它相结合,并提出以下问题:y=x,y=x-1,y=x2这些函数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们经过总结可以得出,这几个函数指数不同,但底数相同。幂函数的定义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底数为自变量x,指数为常量a,即y=xa,这样的函数称为幂函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幂函数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可以从自身思考和已知的引导中顺利地构建新知识。这样的讲解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比直接描述幂函数的定义能更好地取得教学效果。
(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建问题情境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数学学科密切相关,数学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这说明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高中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能够得出,我们应该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背景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开始,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中真正掌握和理解數学知识。高中数学的抽象性非常强,刚刚进入高一学习的学生容易认为数学抽象、难以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情绪。但如果能够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相互联系,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亲密感,就会大大缩减教科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提炼与运用意识,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学习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在教学过程里改变机械照搬教科书的做法,把丰富的生活和抽象的知识相互联系,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例如,在谈到“安排与组合”时,我们可以从人人皆知的彩票入手,让学生思考中一等奖的概率有多少,学生就会思考能够生成多少张彩票,然后得出中奖几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创造问题情境,能减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激起学生学习数学从而为生活服务的应用意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问题情境
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的抽象性很强,在传统教学过程里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本就抽象的数学学习就会更加深奥难懂。而多媒体则是图文声像的结合,能够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科学合理地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能够直观地表达抽象的数学。通过创设多媒体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多地关注问题。把学生代入更好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考,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里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构建。
结束语:
总之,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对学习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提高自己,找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应该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展现问题思维的全过程,然后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与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林榕圻.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3(16):6-6.
[2]黎慧姿. 例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原则[J]. 理科考试研究,2014,21(11):7-8.
[3]顾春梅.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8):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