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维型课堂构建的策略
2019-09-10张志刚
张志刚
摘 要:语文学科不仅是学生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还对学生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思维型课堂构建的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切实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型课堂;构建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门闪耀着人文光辉的学科,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畅游知识的海洋,充分地发挥想象力,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学科教师应努力抓好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在教学中积极地探索思维型课堂构建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预习设疑,启发思维
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等虽然主要依靠自身来提升,但是语文学科教师的启发同样十分重要。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得到开发,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前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供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探索。
教师设计的问题难易度要适合当前年级的学生,如果问题设置的难度过大,大部分学生思考半天还是得不出答案,学生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失去探索语文学科知识的积极性,这说明问题的设置不太合理,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反之,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非常容易,学生觉得毫无探索的必要,就会失去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热情。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科学地、合理地设计问题,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高中语文学科思维型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如果教师在语文学科的课堂上一味地自己讲解,就剥夺了学生思考、分析,以及锻炼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师应改变自身教学的理念,将语文学科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语文学科知识。在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教师可以为学生的探索活动设计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以供学生探索。有的课文不容易理解,需要经过逐步探究,学生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对于这样的知识,教师就需要设计多个问题。教师设计这些问题时应注意,这些问题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对学生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应该较为简单,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易解答出来。而接下来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应该逐层提高。通过这样一层一层地逐渐深入探究,学生就会越来越明白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从而深入地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效率,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师指导,点拨思维
如果教师任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朝着一个不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从而使高中语文学科的思维型课堂构建成为空话。鼓励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不用管学生了。相反,在学生自主探索语文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巡视和观察,能有效掌握和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思维上的不足、漏洞,教师应快速地想出解决之道,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学生的思维步入正确的轨道中。教师富有针对性的点拨,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学科学习的效率。只有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开发,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思维型课堂的有效构建。
四、课后练习,锻炼思维
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除了教师教学用去一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索语文学科知识的时间就更少了。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好课下的时间,在课后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这样才能使思维型课堂的有效构建由理论转变成实践。
教师在教学完一篇课文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可以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作业。例如,教师可以就一篇课文,让学生进行续写。这就给学生发挥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想象自由写作。教师在看到学生的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后,不仅不能批评学生,反而要进行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得到肯定后,就会增强其学习和探索的自信心,从而为学生自由发散思维扫除障碍,打好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通过课前预习设疑,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能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能点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课后练习,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上举措,优化了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实现高中语文学科思维型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玉琳. 语文思维型课堂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2]陈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86.
[3]于宏.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