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具在当代儿童发展中的价值

2019-09-10张婷婷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成人玩具规则

杜 娇 张婷婷

在当代儿童发展中,玩具是重要元素。很多家长、教育工作者在为儿童选择玩具时,总会优先考虑玩具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而玩具的设计与开发者则优先考虑玩具的商业价值。那么,于儿童而言,玩具的价值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当代儿童玩具的开发现状

(一)玩具设计与开发的趋势

1. 凸显技术性元素

近些年,随着“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日益成熟,机器人玩具、3D打印笔等各种高科技玩具逐渐成为玩具市场中的新起之秀。以2016年上海创客嘉年华为例,90%的参展商都以“STEAM教育”“创客教育”“万众创新”等为宣传旗号,主推高科技玩具产品。3D打印机与3D打印笔随处可见,儿童只需选择想要的物品形象,由卖家设定好程序即可为孩子打出心仪的玩具。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儿童玩具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与视野。技术不断改变着每天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变儿童认知与探索世界的方式。

2. 关注现实性价值

玩具设计与开发中所呈现的技术性趋势,说明玩具的设计与开发更多地关注玩具的现实价值。这里的“现实”,是指玩具的逼真程度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物体。随着AR、VR技术的成熟,玩具中的技术因子可以直接帮助使用者将想象变为现实,不需要再在头脑中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现实性能够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物质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形象,避免想象与现实之间出现巨大落差。

(二)玩具开发与使用中的问题

1.玩具的预先规则与儿童摆玩之间的矛盾

在玩具的设计研发过程中,开发者对于玩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会做出理想化的预设。而在实际的玩弄过程中,玩具并不能够完全实现设计者的初衷,但这并不代表玩具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由于当下许多玩具设计的现实性的问题,许多玩具由于过于逼真或者真实,它的玩法或者规则已经预先设定好了,但这对于儿童来说是否适宜是值得考量的。当拿到一个玩具的时候,儿童不会像成人一样去先看产品说明书,而是先用手去摆弄,遇到困难时才会寻求他人的帮助。成人总是将规则看作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儿童的学习、游戏、生活中特别地关注与培养。他们总是希望儿童能够按照一条自己看得懂或者看得见的顺序去操作玩具,或者是完成说明书上所说的玩具的最终成果。但对于儿童来说,玩具对于他们的价值就是“玩”,特别是玩的过程。玩具的玩法是不固定的,不是只有一条路的,每个儿童最终都有自己不同的成果和理解。假如家长一直要求儿童只能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去做,最终会抹杀儿童对这个玩具的兴趣,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2.成人要求与儿童世界之间的矛盾

对于很多成人来说,选择玩具的时候会首先考虑玩具的教育价值。而对于儿童来说,吸引眼球的玩具必定是“好玩的”。儿童往往会选择在成人看来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玩具,这与成人对儿童的要求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从成人的角度而言,“寓教于乐”才是正确的观念。在玩的时候,儿童能够有所得,那么这个玩具才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很多成人恨不得把许多知识通过“玩具”传给儿童。这也是很多成人愿意给儿童购买学习机等所谓玩具的动机。其实,儿童在操作和使用玩具的过程中,就是自我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儿童主动进行的,不是成人作为强制条件附加在玩具上的。从儿童的角度而言,玩具只有“好玩”和“不好玩”的分类。一个在路边捡到的漂亮的小石子,儿童把它小心地带回家。在各种游戏中,把它当作“食物”、当作“钱”、当作“宝石”。成人眼中的小石子,却是儿童世界里偶然发现的“宝藏”。儿童在玩具的使用过程中会自己去思考玩具的功能与用途,在这种替代式的活动中,儿童所得到的是生活实际与想象加工融合的学习体验。

二、玩具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取向

(一)玩具在“玩”不在“教”

对于儿童来说,玩具的价值就是“玩”。成人认为教育是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迫切地想要用知识填满儿童世界。成人从儿童世界而来,却在生活的琐碎中将儿童世界的本真与自由忘得一干二净。尽管从玩具研发的角度而言,市场性与商业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可玩性才是儿童玩具中最重要的元素。儿童世界或许并不需要华丽的、对儿童来说没有任何价值的玩具。正如鲁道夫·斯坦纳所说:“若给儿童所谓的‘漂亮’娃娃,脑部就没有其他事可做了,它就会变得阻塞、干涸。”那么,什么样的玩具是适合儿童的呢?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成人看来,漂亮的洋娃娃不仅会局限儿童的想象,还会影响他的美学感受。而一张餐巾纸折成的简陋的娃娃造型,经过儿童的想象加工后,却不仅增强了儿童的想象力,还丰富了自我独特的审美经验。玩具“教”的价值,是在“玩”的价值中逐渐凸显的。如果成人过多地为玩具附加形式多样的外在教育价值,那么“玩具”应该叫作“教具”,而没有起到“玩”的作用。

(二)理解儿童眼中的“玩具”

儿童探索世界的兴趣源自对世界的好奇。儿童世界里有一套特定的规则,这个规则与说明书中的使用说明是不一样的,它是灵活多变的。当儿童在玩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他会开动脑筋改变规则,使游戏得以进行。规则的改变虽然与成人最初的设定不一样,但这同样是儿童解决问题的方式。游戏继续进行,从单人游戏到合作游戏,儿童同样会在互相的合作与竞争中慢慢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童年时期的儿童拥有最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许是不切实际的,却是短暂且宝贵的。儿童用身体的各个感官不断去感知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事物都可能成为儿童的“玩具”,也同时作为“学习经验”存在。对于儿童来说,所有的经验都是混沌的,儿童的经验积累源于完整的、未被人为分割的对世界的感知。在儿童自由而广袤的世界中,他们需要有空间来由本真出发寻找自我,而不是由成人框定的别人口中的“自我”。当儿童步入青年,不再有儿童期的纯真与率真,会开始新一轮的成人世界向儿童世界的压缩。那么,在儿童期里,尝试回到儿童的世界里,用儿童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儿童世界的需要,才能发挥玩具作为儿童经验世界支持的应有价值。

猜你喜欢

成人玩具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成人不自在
让规则不规则
平衡玩具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