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式初中作文教学的点滴实践与体会

2019-09-10刘逊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会作文教学实践

刘逊

摘  要:作文教學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学生完成作文后交与老师评分,然后课堂中点评,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此种方式作文教学,教师处于一种独自型教学状态,把作文教学只是当作简单的知识传授,严重束缚中学生思维的扩展,使得学生习作缺乏个性和新意。因此,改变初中传统作文教学弊端,需我们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新的初中作文教学方式。

关键词:交流式;初中;作文教学;体会;实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写作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感悟能力的综合体现。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完成作文后交与老师评分,教师课堂中点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之间都没有的交流,教师处于一种封闭的独自型教学状态。这种传统的独自型教学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得学生习作张扬不了自我个性,书写不了自我心灵。因此,改变初中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需我们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新的作文教学方式。笔者任教于初中语文多年,在自己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一直试图将“交流式作文”应用于初中作文教学,取得了点滴成效,形成了点滴体会。

一、实践与体会一:交流应用于素材积累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似源泉,文章似溪水,源泉丰盈就不会枯竭,溪水活泼就会流个不歇。作文素材积累不仅来源于文本,更多的源自于生活积累。因此,初中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去体验生活,用心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

1.留心神奇大自然。大自然魅力无穷:动物繁衍生息、季节变换更替、植物自然生长……这些可能初中生的孩提时代都是眼里都是神奇、神秘、有趣的!但随着年龄渐长,大自然在初中生的眼中会慢慢褪去神奇色彩,变得无趣单调。作为教师,有必要引导初中生重拾那双童话般浪漫的眼睛,用心去体验大自然,将他们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化作文字优美的表达出来。笔者在教学有关大自然的课文后,如《秋天的怀念》教学后,尝试让学生们去观察大自然中秋天的万事万物,然后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将秋天的万事万物以笔记的形式记下来。同学们总是乐于写作这样的笔记:他们在笔记中描绘了对明月的眷恋,表达了对蓝天的向往,抒发了对云朵的热爱……大自然一物一景,使得学生们思绪自由地驰骋,开阔了学生们想象的空间,他们笔下的大自然生机勃勃,令人陶醉。

2.捕捉难忘的瞬间。语言文字是思想表达的载体,真情实感是作文写作的灵魂。初中生的情感是丰富的,心思是细腻的,在他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上演。他们的生活犹如一本书,记载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但当他们拿起写作的笔时,笔下的世界却是暗淡无光的。探究缘由,缘来是他们总是“遗忘”那无数令他们难忘而又感动的瞬间。因此,如果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们用心去“捕捉”,捕捉那些难忘而又感动的瞬间,例如朋友的亲切关怀,陌生人的热心相助,家人的温柔关爱等等生活中的难忘瞬间。这样的作文指导,学生们用真情实感写下的文章必定将是五彩斑斓的一幅幅美丽画卷。

二、实践与体会二:交流应用于体裁延伸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作文教学的总目标为:学生能具体、明确的表示自我观点,并根据日常生活需求,以常见表达形式进行习作。同时指出语文作文教学的总目标外,新课标对初中生习作体裁进行了规定:能明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体的侧重点,会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方式。可见初中习作体裁较多,除了在生活中指导学生们应用各种体裁习作外,还可安排一些活动,有意识地延伸作文体裁。

1.课中体裁延伸。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纵观古往今来的诸多国学大师,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豪,与他们大量的知识积累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知识,使他们写起文章,做起学问来,总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作文体裁积累是建立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初中语文新课程对学生习作体裁给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明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体的侧重点,会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方式。可见,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我们教师并不只是单一地教授教材的课文,课中体裁延伸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课中体裁延伸要有针对性,要选取与教学内容有比较性,有关联性的课外材料,并且选择各种体裁进行习作练习。在教授学生学习古诗《天净沙·秋思》时,开展了课中体裁延伸,让学生学习后进行现代文仿写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

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了课中习作体裁的有效延伸,使学生们在无形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2.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各类课外实践活动载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到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所想所思表达出来的冲动。一是动手活动。笔者曾尝试让学生为自己姓名制作一张书签,并为名字写下它的注释。课后,同学们纷纷兴高采烈地动手制作起来。第二天,一张张别出心裁的书签便呈现在了我的眼前,书签被设计成了白云、叶子、火箭、爱心等各种形状,书签上那一段段优美文字,真是令人感动,令人赏心悦目。二是游戏活动。爱玩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在课堂教学时,可精心设计游戏活动,游戏前,要让学生关注游戏过程,关注同学的表情,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心情。游戏后让学生及时说游戏中体验到的乐趣、讨论懂得的道理。学生们在游戏中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讨论得兴致勃勃,课后写起作文来自然就有兴趣了、没有困难了。

三、实践与体会三:课堂交流氛围的营造

巧妙的交流设计是创设良好交流式作文教学氛围的重要环节,可将学生注意力到作文的习作中来,使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提高交流式作文教学效率。

1.写作前,打开心扉,吐露心声。一是师生间交流,激发思维。作文课堂伊始,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引出本堂习作课的内容。当然,引出方式可以是一个疑问或或是一个话题。但不管是怎样的形式,一定要在宽松、和谐、民主的交流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愉悦飞扬,自由驰骋,唤醒学生头脑中与此话题相关的记忆,进而激发他们想表达的渴望。二是学生间交流,碰撞思维。当学生有了想表达的渴望,便会有与人分享交流的渴求。此时,教师应该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讲一讲自己的小故事,使他们轮流充当倾听者与讲述者角色。在学生间交流过程中,既能使学生梳理自自己脑中的小故事,又能与其他同学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新的思考,激发新的思维。在这样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中,学生们定能产生激烈的渴求,渴求将自己的小故事付诸笔端。

2.写作时,倾吐在纸上,流淌于笔尖。可建立习作小组让学生们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构思。应给他们一个独立的、安静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将写作前交流互动中的所感所思沉淀下来,一一倾吐在纸上,一一流淌于笔尖。写作是学生自我交流的过程,也是自我情感流露的过程,教师应让同学们充分享受这过程,要在无形中培养学生乐于写作、喜欢写作的习惯,实现“我笔述我心”的美好境界。

总之,交流式作文教学是一种人性化的能体现学生创造性、能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它最大的优势点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发挥了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聚集了学生个体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苏俊.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54.

[2]张正柏.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互动交流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5(1):58.

猜你喜欢

体会作文教学实践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