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寒暑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019-09-10叶淑娟
叶淑娟
摘 要:小学语文寒暑假作业不应只是枯燥无味的抄写或死记硬背,多形式、有意义的作业设计,更能让孩子乐于去做,从而提高寒暑假作业的有效性,让同学们在完成寒暑假作业时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寒暑假作业;有效性;积累;实践;个性化
在寒暑假期间,为了让孩子们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许多学校会布置寒暑假作业。而有些学生只是应付式地完成作业,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这不禁让我们反思,除了部分孩子自身原因,老师们所布置的寒暑假作业是否有意义。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应避免机械、重复地抄写,在小学语文方面更是如此。
那么,应当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寒暑假作业,让学生更乐于去完成,从而提升小学语文寒暑假作业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设计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更有实践意义的寒暑假作业,可以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积累型
语文从本义而言,就是语言文字;语文课程,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引导学生读写中多积累运用。在设计寒暑假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喜欢的词句,摘抄名人名言等,并运用到实处,在平时的语言表达和写作中用上自己积累的词句。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厚积薄发、学会积累对语文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让我们在学习语文时更游刃有余、轻松愉快。但是,在完成积累型作业的时候,应避免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积累不在于抄写遍数之多,而在于真正对自己有益。
二、实践型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学习了知识,应当运用到实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性就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一次又一次听说读写的過程就是用语言,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行为。在寒暑假,可以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提升其沟通交流能力;当一名小导游,向人们介绍身边的人与事物,提升其表达能力;写一封信给家人,增强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增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三、互动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寒暑假也是如此,因此,一些自觉性或自制力稍差的孩子,就无法做到认真地去完成寒暑假作业,而只是应付式地完成。孩子们寒暑假放假在家,这正可以为亲子共处提供更好的机会,只要合理设计,寒暑假作业也能成为增进亲子感情的推动力。比如,举办“亲子共读”活动,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交流读书感受;亲子共制阅读绘画;录制亲子共读视频;举办“讲故事大会”,家长、孩子相互分享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完成这样的寒暑假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知识,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但是,在布置互动型作业时需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来制定,不要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否则,容易将亲子合作变成让家长“代劳”,这样不仅无法让孩子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还会增加家长的负担。
四、诵读型
学习语文,从根本上来说,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作为一门语言,应首先鼓励学生敢于去说、敢于去表达。在小学语文中,朗诵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诵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我国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也曾说过,在启蒙教育阶段,鼓励学生大声诵读,在反复的诵读中领会文章、诗句的神韵。虽然有些内容暂时不懂,但是因为同学们已经将内容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见识和阅历,也会不解自通的。
学生在寒暑假时间也需要坚持诵读,老师在设计小学语文寒暑假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多诵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古诗、童谣、诗歌等,让学生在增强语感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个性化作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在布置小学语文寒暑假作业时,可以提供更多的自主性,设计个性化作业。比如,鼓励学生外出游学,记录游学的点滴,让孩子增长见识;收集标本,将自己喜爱的或有意义的事物保存下来;记录“陪爸爸妈妈上一天班”,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将与好朋友相处的趣事用照片、图片、文字等形式记载下来;记录自己学会的一项新技能,见证自己的成长。
寒暑假是让学生休息、调整的好时机,同学们可以通过寒暑假的学习查漏补缺,增加自己的生活体验。小学语文寒暑假作业不应只是重复的、枯燥的抄写,或一味地死记硬背,而应当是多样化的、让学生乐于去做,并具有意义的。这样,才让孩子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3.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