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

2019-09-10贾敬禹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贾敬禹

摘  要:“核心素养”这一词我们都很熟悉,“核心素養”是指学生需要有能力,这里的能力并不是生活自理能力这类的基本能力,而是要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能力与品格,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对社会的参与度、对国家的关注度、学生自己的探索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创新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的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养成教育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其同时具备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特点,不仅需要测量和计算,同时也需要记忆和背诵,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而且需要学生能够感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积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尽量使学生发展成为一名具备良好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一、巧妙设置问题,渗透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当下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且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人文素质上,同时教师在设置教学计划的时候,也应该注重渗透地理核心素养。人和自然之间应该和平相处,需要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然而却缺乏有效的途径。因此,就需要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并借助多媒体教学将自然的本来面貌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对自然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自然地理的构成要素”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能够认清自然地理由水、大气、土壤、生物、地形以及岩石等构成,但却缺乏对详细概念的了解。以水资源来说,学生还应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的流程等,只有学生能够透彻地了解我国以及世界水资源的情况,才能够真正改善对自然的态度,从而形成节约的良好习惯。此外,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倘若没有大气,就会使人们无法呼吸;倘若没有土壤,植物就无法生长。可见,在自然环境中,其构成要素都十分重要,应该得到保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向学生渗透这种意识,以此使学生对自然环境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二、课堂学习实践化,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核心素养在地理学科中的培养,是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进行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品格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将是地理课堂中的主阵地。地理的学科性质本来就是为实际生活服务,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实践化,不断培养学生合作或者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避免出现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相脱离的情况。也可以开设相关地理知识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明白地理的实际意义,拓宽视野,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水循环与洋流》时,老师可以开设一个“制作小型水循环模拟器”的活动,让学生合作去感受水循环的各个步骤。只有在实际操作后,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思考。比如黄河的治理问题,都会在一个小小的实验中让学生受到启迪,核心素养的价值便是体现在这里,学生学习不仅是当下的学习,更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考试,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才是实践化学习的根本目的。

三、设置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和关键要素。所以,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教师便可以巧妙的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具体而言,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地理知识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巧妙的设置地理问题,使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探究性。随后,教师需要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以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从而让学生能够结合多方面的条件、运用地理思维来全面客观的分析问题,最终使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人口增长的模式》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思维,笔者巧妙设置问题,如下所示:世界人口各地区人口增长具有哪些特点?人口增长过快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社会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思考,并结合课本和多方面的条件来探究问题答案。通过学生们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生活中充满了很多的知识,生活中的很多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将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例如,在学习关于《地球的运动》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并且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冬天和夏天太阳光照射教室面积进行思考,回忆面积是否相关,学生在回想的过程中慢慢总结出以下规律:即,正午太阳高度会由于季节变化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借助高中地理知识和生活的综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或者是学习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其特点》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会讲授到关于雾霾的一些问题,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知雾霾对日常的生活学习产生的影响之外,还需要引领学生对雾霾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分析。

综上所述,是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点见解。若想让高中地理课堂如钻石般闪闪发亮,就要让其鲜活灵动,注重内容和成果,而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公平的评价标准之一,关于如何培养这种素养的探究永不会停止,因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局限于浅层地理知识,而是深入对学生品格的锤炼,让其不仅受益于当下,更受益于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