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

2019-09-10禹海燕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1期
关键词:句读人物形象小儿

禹海燕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对“读”有着经典的概括和诠释,可见诵读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两小儿辩日》一课为例,谈谈我对于文言文诵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诵读中有层次

文言文对于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读、有层次地读。

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基本要求,也是进一步诵读的前提条件。要想读懂读好一篇文言文,第一任务就是要解决字的读音问题。文言文诵读中遇到的读音问题主要是生僻字、古音异读字、通假字等等。就《两小儿辩日》而言,关键的音主要有生字“盂”(yú)、“孰”(shú)、“汝”(rǔ)等字,尤其是“孰为汝多知乎?”中的通假字“为”(wèi)、“知”(zhì),誦读时要更加注意。

读清句读是诵读句子的基础。句读就是文言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就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诵读自然就不能进行。就《两小儿辩日》而言,读准字音后,学生们边读边标出停顿,难度稍大的句子班里讨论后明确。

诵读中有变化

诵读中的变化指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师生配合读、范读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节律、读出情感、读出神韵,从而达到诵读的目的。

读出情感是诵读句子的关键。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后,我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文中除了逗号、句号外,还有哪几个特殊符号?根据学生找的引号、问号和叹号,我又顺势问学生,这几句话应该怎样读?并由学生进行示范,由此明确——问号应读出两小儿强烈的反问语气;叹号因为是两小儿把孔子都难住了,所以应该是有些得意的语气。之后,学生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进而带着情感齐读课文。通过这种反复品读,人物形象自然就跃然纸上了。

读懂句意是诵读文言文的桥梁。句子是由字按照一定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要读懂句子的意义,首先要掌握字的意义或用法。对于这一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们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首先同桌之间玩个游戏,一人有感情地读文章,一人口头翻译这句话,并提示学生们借助书下注释翻译文言文,对于把握不准确的词语可以进行讨论。然后找几组同学以“开火车”的方式分角色,一人朗读,一人口译,翻译不准确的词语由其他学生进行纠正,教师适时以板书进行强化。

诵读中有体验

透过文字进行体验、想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及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两小儿辩日》主要讲的是两个小孩子在辩论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我让学生们假想自己回到三千年前去体会两小儿激烈的辩斗场面,同时提出要求:辩论时注意语速、语气,可加入动作、口语扩充到内容中。先以同桌互辩自行体验,然后班内男女生互辩,最后师生互辩的形式进行体验。在互辩中学生们进一步清晰了两小儿对话中的两组关键词应是整场变动的核心,即“车盖、盘盂”和“沧沧凉凉、探汤”。同时通过抓住文章中刻画人物的关键句及关键字,如“笑”“问”“游”等,这样分析人物形象才更加有理有据。这种还原式想象、代入式体验,生生互辩、师生互辩,使课堂气氛不断走向高潮,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在全体参与的活动中,学生对课文的核心部分产生了深刻的理解,体验的不再只是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还有辩论方式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体会等。从学生兴奋的表情与参与的活跃程度可以看出这堂课对他们的影响将是长久的。

诵读中有启发

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还原式想象、代入式体验,学生对于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和孔子的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人物形象已经把握得非常准确了。通过再一次诵读,我又适时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这篇课文给了你哪些启发?学生们的回答也就水到渠成了。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要学习古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诵读中有积累

读懂文言文、背诵文言文是对学生的基础目标进行的落实。本节课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已对内容、对人物都有了深入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背下这篇158字的文言短文,也就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了。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文言语言,还为他们不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

这节课,围绕“读”,学生从上课开始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读,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赏、读中析、读中诵。这种诵读不仅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心理规律,更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诵读中轻松愉悦地完成了各个环节的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维达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探索,用好“诵读”这把钥匙,真正打开文言文教学的大门,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文言文。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

猜你喜欢

句读人物形象小儿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短句(主语+谓语)
小儿难养
“咬文嚼字”三篇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