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政工作中加强四个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
2019-09-10薛沁田
薛沁田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不仅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了继承与发扬,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四个自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论断,要求我们加强对四个自信的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根据四个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个自信;实施路径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育客体缺乏对四个自信的认同
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的的利益驱及国内外社会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一定的影响,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对四个自信的思想认识和重视,只是觉得四个自信完全是形式的空口号,根本从思想上不主动积极地深入对四个自信的学习,导致缺乏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校思想政治课过程中,教育主体虽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授四个自信的理论知识于教育客体,但教育客体总是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不加重视,不予理睬。因为在他们眼里,无法深刻领会“四个自信”的价值和形成对四个自信的认同。
1.2教育方式和手段单一
部分高校思政课的教育过程中,都以传统的理论灌输的单一化形式为主,缺乏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通过改革与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客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增强教育客体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及归属感。高校思政课关于四个自信的教学模式,多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未能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对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运用,提高教育客体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采取传统的教育手段缺乏吸引力,也给予教育客体一种枯燥的心理,久而久之,连基本的课程内容也失去了兴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体必须创新教育手段,以此来加强四个自信的教育,提高教育客体对四个自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缺乏互动性,表现为与学生互动交流次数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讲授“四个自信”,还要在此基础上多与学生互动交流,最终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四个自信”,理解“四个自信”,认同“四个自信。
1.3教育载体缺乏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对教育载体的创新,只是以传统的课程载体为主,形式化和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对教育的载体创新。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应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的手段,而不是以传统的课程载体为主,导致教育客体接受四个自信的教育的载体只是以课程载体为主,无法使教育客体将四个自信内化于心,外显露于自信感。 同时,教育主体也未发挥有效的活动载体和社会载体的功能,导致教育客体缺乏接受四个自信的平台与途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以校园为主,过多的以理论宣讲“四个自信”为主要内容,未能够有效地为教育客体提供实践场地和活动场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四个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
2.1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客体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
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对于教育客体增强四个自信的认同感非常非常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对四个自信的认知和认同感,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加强教育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教育客体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提高其政治素养的前提,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关键环节。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师提高四个自信”的认同感,首先,全面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成果,提高自身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自身政治素养的基本理论要求,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基石。其次,深入学习与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与发展、挫折与教训、现状与前景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最后,深刻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2.2创新教育手段和方式,加强对四个自信教育的学习
四个自信的教育内容需要结合时政内容,有效地借助教育手段和方法,将四个自信的内容贯穿于思政课讲授的始终。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借助新媒体的手段,创新教育手段,利用网络视频和影像资料,将四个自信的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通过视频资料影响教育客体。尤其是对四个自信概念化的阐述与理解,可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贴近教育客体的生活,让教育客体内化于心,提高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和认知,从而使得教育客体结合时政要闻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涵义和深刻意义。此外,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分析讨论,从而让看似“虚无缥缈”的理论贴近学生生活。同时,根据四个自信的教育效果可设计相关主题性的系列专题,对四个自信的教育内容进行分专题进行学习,依据思政理论课教学顺序将其进行专题分类,使时政要闻分析与“四个自信”教育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逻辑,进而形成一个合理且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加强思政理论课各科目的内在联系,让不同科目的教师集体参与备课,从而共享时政案例。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和性质,对所有的实证案例进行讨论和分类,将案例分配到每门课程的每个单元,形成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分段式教学。
2.3创新教育载体,采用多维载体进行宣传四个自信的教育内容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高校思政工作中可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的手段,创新加强四个教育的载体,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四个自信的教育效果。首先,高校可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功能,开展一些有关四个自信教育的学术交流活动及文艺表演活动,创新活动载体的形式,采取多形式多种类的有关四个自信教育活动形式,从而使得教育客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从文化活动中增强对四个自信的学习与认知,从而提高教育客体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高校可利用新媒体的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三微平台,宣讲多形式的有关四个自信的教育内容,多采取图像等影视资料,生动形象地对教育客体进行影响。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的手段,能够有效地增强四个自信教育的效果,提高教育客体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和认知。第三,高校应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形式,鼓励教育载体参加一些有关四个自信的教育系列活动,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增强四个自信的教育效果。 传统的教学以说教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低,集中体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一种分离的状态,难以保证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吸收。故而,在进行“四个自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
3结束语
高校思政工作中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是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更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論述的表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体,时刻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综合素质,为教育客体树立典型和榜样,以榜样示范的作用,增强教育客体对四个自信的认同。而高校思政工作中加强四个自信教育,不仅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四个自信教育的方法、手段、途径、载体等方面,不断学习四个自信的教育的内容,强化教育客体对四个自信的认知。4E9C2EE4-BAA7-41B0-B7BA-5D8904D03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