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渗透时空观念的教学策略
2019-09-10董豪飞
摘 要:由于中考开卷考试,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时空观念,高中教材编写体例又不利于时空观念的养成。但时空观念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标准)中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现实与要求的差距,需要在教学中对时空观念素养进行渗透,以加强学生的意识和素养。本文就实施策略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时空观念;素养;渗透
一、引言
历史是过去一系列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发生的事件的集合。学习历史,是用唯物史观做指导,能够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客观的叙述,在此过程中也以求对当下社会有一定的借鉴。高中学生作为历史的初学者,因没有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容易面临诸多问题。时空观不强就是其中之一。
標准指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在学业质量方面,学生高中毕业应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实践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认识事物来龙去脉···也就是要明确事件或人物的历史时空点和事件发展线。高考要求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论述。也就是要求构建事件的历史时空面和立体时空框架。
但由于中招历史采取开卷考试,学生对历史没有充分的重视,没有培养出较强的时序观念。高中的教材是用模块体例和专题的形式而不是通史体例呈现知识,学生没有通史学习的机会,所以造成纵向时空感不强。中学生受文化传统和学习内容选择的局限,也多熟悉中国史,对同时期世界史感到陌生,造成横向的时空感不强。标准对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要求和高中学生时空观念的现状,决定了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材料,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加强时空素养的知识技巧渗透,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素养。在此就渗透核心素养的途径做一些探讨。
二、渗透时空观念的教学策略
1、以中国史为主体,明确时间和人物在历史中的时空位置。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1]。培养学生的纵向时空素养,要加强教学时时空定位的渗透,让学生有时空定位意识,能够知道事件或者人物在历史上某一个时间点或者某一个时期,中国的各个朝代顺序及大体时间、中国的古代、近代、现代分期,以及世界的上古、中古、近代、现代的分期。还有其他形式的,类似于公元纪年、晚清、七年过渡时期、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等时间表述方式。在教学时,要注意区分,廓清历史事件时空的边界,以七年过渡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例。很多同学即使在学习完政治史之后,仍然认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忽视了1949—1956之间中国社会形态的过渡,在教学时要加强渗透,学生方能了解此时间段并注意其它类似问题的分析,更加有利于其时空观念的形成。在学习民国史时,当提到民国政府,有学生不仅知识错误,概念混淆,而且时序不清,在教学中应注意规范,通过表格,让学生知道民国阶段曾经存在过几个合法民国政府阶段,并清晰开始结束时间及标志,廓清整个知识体系。(表一略)
在教学时还应补注重横向社会形态的构建。在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时,补充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还原出一个微型短期社会,这样学生会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深刻,也会更清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在学习经济史模块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教材讲述汉朝时冶铁和炼钢技术有很大进步,且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模式。知识点繁多,且没有很大联系,如果此时补充汉武帝时开始盐铁官营对经济的影响给学生分析,会方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
2、加强中西对比,明确东方与西方、部分与整体,中国与世界的综合分析。
“对历史的了解和理解、解释和评判等都离不开时空观念。辩证、联系、发展地看待、研究、叙述一切历史问题,是历史学的本质,也是认识历史的核心与历史叙述的基础。在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和解释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等等。”[2]在教学时要加强东西方时间、人物的对比,这样学生才会有中西对比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文化史模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时,对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东西方先贤思想进行对比。既能让学生知道古希腊是与春秋战国一个时期,且对当时东西方的社会进行了联系、对比。在学习政治史模块鸦片战争时,可以通过图表,比较当时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可以知道两国综合国力的差距,了解到中国在世界近代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政策导致在世界竞争中逐渐落伍的事实。(表二略)
3、充分利用地图,明确事件的发展过程。
在古代研究历史时,先贤们用“左图右史”四个字道出了图与史的关系,彰显了在历史学习中历史地图的重要性。但反观中学历史课堂,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历史时空观念薄弱的现状,一方面是教学时配套的历史地图册闲置的事实,这一诡异的场景正在发生着。很多人忽视了充分利用地图册是增强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我们学习历史时,历史地图的优点是可以“以无言胜有言”,直观的向我们展示事件的时空和事物的变化过程。例如在学习经济重心南移知识时。如果辅之以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上古代各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情况的分布图,学生会直观的了解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有利于概念的掌握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辉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落点——以“时空观念”为例 》,《中国教师》,第279期.
[2]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
作者简介:董豪飞,男,1994.04,河南兰考,河南省实验中学,450002,中教二级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