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学校应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2019-09-10付海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习惯养成体育锻炼

付海峰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体育与健康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农村学生 体育锻炼 习惯养成

要想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就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现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体育课上的表现也是不愿意参与其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参加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在课堂中,练习的方式要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就能愉快轻松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尤其当练习的水平处于转折点时或练习产生疲劳时,适当改变练习方式可以摆脱这种状况。比如,利用器材练习可以转变为模仿练习,就模仿练习而言也可通过改变模仿内容、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充分发挥兴趣的动力功能。要及时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结果,指出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学习效果优秀的同学给予恰当的表扬。这样能使学生产生进一步练好的愿望,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学生的不自信思想。在新授课中,尤其是新授教材的难度比较大,而学生的接受水平比较较低时,可以选用过渡诱导法。如鱼跃前滚翻动作,可以采用蛙跳练习、两臂充分向远伸的前滾翻、利用体操垫从高处向低处作前滚翻练习等,之后再过渡到完整的动作练习。通过这些诱导方法使学生对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各部位肌肉用力顺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体会,从而加快对前滚翻动作技术的形成。也可以采取助力诱导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技术动作,如学生在做原地双手掷实心球动作时,常出现预摆动作时手臂伸不直,蹬腿用力方法不准确,不能一下到位等错误。老师可以在学生预摆动作的同时,两手握住学生的手臂上提,必要时还可用膝盖顶其背部,使其充分伸直。这样通过助力的方法给予诱导,使学生体会正确动作的摆臂感觉,蹬地不充分,可以在学生预摆后蹬地的时候,利用语言提示学生充分用力蹬地,学生并根据自己所获得的感受,按正确的技术动作完成原地双手掷实心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游戏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做准备活动,让学生愿意学、积极参与学。放松活动也可以利用游戏来放松,放松活动在课的结束部分,这个时候学生正处于疲劳阶段,利用游戏来放松可以使学生积极的去放松,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关键的作用。在玩儿中热身,在玩儿中放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方面会出现许多巨大的变化,这就是人生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时期,也就是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和性格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今后的健康奠定基础。还有利于把在体育锻炼中养成的勇敢、顽强、合作等优良品质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身体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人的一生要想健康,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前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优良品质,还可以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奠定基础。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其实这是片面的理解,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只有满足这三点才能称得上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可以促进健康,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团队合作与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可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想要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能为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非常重要,正确的处理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的态度,那么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课堂中不能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来讲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然后教师在进行补充讲解,这样可以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解一些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等事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三、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致,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快,有的慢,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教学,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技术要领,从而运用到实践中。在课堂上,接受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在掌握了技术要领后,教师可以让这些同学来示范动作,也可以逐个的帮助同学完成本节课的技术动作。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教师要多运用鼓励性语言,个别指导等方法,帮助学生都能学会并运用学习内容。在学生学习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能选择放弃,应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把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的讲解,逐步让学生接受,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要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也要提醒接受能力强的同学不要骄傲,再接再厉,在体育学习中更上一个台阶。在分组练习中,学的好的和学的不好的学生,要中和分组,不能把学的好的分到同一组,要穿插开分组,这样可以让学得好的同学带动学的不好的同学,对完成好的组给予表扬,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四、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强度

在体育课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劳,原因就是体育课中运动负荷过重,导致学生有疲劳感,这不仅影响了本节课的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经常性的在体育课上有疲劳感,就会在心理上反感体育课,体育课上会毫无生气,相反,如果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学生会保持愉悦的心情完成体育学习。总是让学生感到疲劳感,学生就会厌烦体育锻炼,久而久之就不会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反之,如果运动负荷适中,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来学习,教学任务会圆满完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必要条件。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合作精神等,要想学生健康,就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体育,逐渐形成循序渐进、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范德康. 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J]. 华章, 2009(12).

[2]耿建涛.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 成才之路, 2009(7):54-54.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习惯养成体育锻炼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