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如何成为围术期医生
2019-09-10胡先彬
胡先彬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临床麻醉的医疗质量随之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大大提升。近些年,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术期患者之家(PSH)以及舒适化医疗理念相继提出,促进麻醉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麻醉医生转变成围术期医生的机遇与挑战。那么,麻醉医生如何才能成为围術期医生呢?
注重麻醉科科普教育,展现麻醉医生在围术期中的作用
社会上,普遍对麻醉存在一种神秘感,也有的人对麻醉有误解,甚至是偏见,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有人认为麻醉十分简单,术前打一针,让病人睡上一觉,麻醉药增加越多,效果越好;(2)也有些人对麻醉存在恐惧心理,害怕麻醉不安全,或者是有并发症,担心麻醉对身体健康有影响;(3)也有人不了解现代麻醉学的应用领域,不仅可实现手术无痛目标,而且还涉及术前评估、术中保驾护航以及术后镇痛等方面。
基于此,麻醉医生想要转变为围术期医生,就应该加强对不同人群的麻醉相关知识科普教育,建议借助传媒以及术前宣教的形式进行宣传,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例如,创设微信麻醉科的科普公众号,建立“微博大V”等,一方面,向医护人员进行宣传介绍,另一方面,向非医疗人员普及麻醉知识。手术前,采取合适的方式宣传麻醉知识,因其与病人切身利益相关,故而家属及病人都会认真倾听,效果更好,且经口口相传,慢慢扩散。
建设麻醉门诊,注重术前访视
建设麻醉门诊,可大大拓宽麻醉医生的执业空间以及知识面与视野,走出手术室,为成为围术期医生奠定基础。麻醉门诊中,需要评估病人耐受麻醉及手术安全性,主要包括6个方面:(1)评估重要器官功能,如心、肝、肾等,判断病人对手术与麻醉的耐受程度,且预估初始诱导剂量,为麻醉诱导期的平稳提供保障;(2)预测不良反射、出血、过度应激反应等发生几率,判断心、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系数;(3)预测术后恢复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如疼痛、恶心呕吐、烦躁等,并且制定预防与处理办法;(4)预测术后脑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并且制定可行的预防与处理措施;(5)判断病人是否能够进入到术后快速康复流程;(6)评估患者术后是否需送至ICU病房。
若是医院没有条件建设麻醉门诊,应该注重术前访视,按照上述标准,完善术前访视制度,为麻醉医生提供充足的术前访视时间,防止走过场现象。
通过建设麻醉门诊以及加强术前访视,术前多多与外科医生交流,促使外科医生更加信任、需要麻醉医生,准确评估手术的风险性及疗效,判断手术的最佳时机,选择与病人相符的手术方法。针对重症病人,外科医生在手术前与麻醉医生进行交流,商量的内容不单单是麻醉方法,而应该涉及手术是否能做、该不该做,这样,有助于麻醉医生转变为围术期医生。
加强人文关怀,围术期中细化麻醉管理
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强调生命内在质量,加强对人的关怀,本质在于人文精神的回归。整个围术期,麻醉医生的服务质量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甚至影响疾病转归。因此,麻醉医生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给予病人人文关怀,让病人安全度过围术期,体现麻醉医生在围术期的价值。
术前,强调心理疏导,根据手术类型,指导病人禁食,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和手术需要,合理用药,为手术做好准备工作;术中,由于病人进入陌生的手术室,容易出现恐惧、独孤等感受,此时,麻醉医生应该告知病人麻醉的安全性,且准备充分,无需担忧,指导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介绍麻醉中可能产生的不适感和注意事项,获取患者信任与配合;术后,加强心理干预,并且根据疼痛程度,科学镇痛,减轻病人的痛苦。
落实多学科疼痛管理,促进麻醉医生向围术期医生转变
如今,医学人文理念大肆推广,国内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未来的医疗发展方向应该是“舒适化医疗”,其中,对于围术期,不容忽视的是术后疼痛干预。术后疼痛若是控制不佳,可能影响全身状况,导致各种并发症,如肺不张、心肌缺血、代谢酸中毒等,不利于切口愈合,影响转归。麻醉医生以此为契机,走出手术室,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术,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协同医务人员,采取可行的方法镇痛,减轻病人疼痛感,也有助于麻醉医生转变成围术期医生。
组织麻醉医生的规范化培训
为了从麻醉医生转变为围术期医生,必须加强对麻醉医生的培训,不仅需要掌握麻醉相关知识,而且掌握围术期病人的身心特点及医疗服务需求,更够很好地完成围术期医生的工作。现在,很多医院一般采取“3+2”模式进行培训,就是指3年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2年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综上所述,麻醉医生不仅要做好手术室麻醉工作,而且应该为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承担术前评估和宣传工作,负责术后镇痛以及随访等工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由麻醉医生转变成围术期医生,优化围术期的医疗团队,更好地开展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水平,保证临床疗效,为病人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推动医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