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9-10晁永锋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晁永锋

摘要:新课改实行以后,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不断的涌现出来,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对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改革中研究的重点内容。小学数学学习的知识都是一些基础类型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水平,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重要性等,并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的目的就是促使教师加强对学生各项能力提升的重视,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使其集中学习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并不是某些知识或者是某种技能,指的也不是一般情况下的数学能力,指的是学习数学时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核心素养能够反映出数学的本质和数学的思想,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时间就出现的,而是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学习才总结出来的。在一般情况下,数学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1]。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小学是重要的教学时期,而数学则是小学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将核心素养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思维,帮助他们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生活中如果具有好的数学素养,就会对数学知识和数字特别的敏感,分析之后就能够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能够激发出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成为了教学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核心素养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不仅如此,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已有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2]。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很多的小学教师都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始终坚持落后的教学观念,使用落后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丝一毫的创新与改进。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教师普遍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度低,核心素养的教育就更加得不到重视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根深蒂固,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依然大行其道,在短期内革新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非易事[3]。

(二)缺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方式

对于核心素养来说,由于提出的时间不长,所以没有受到多少人的重视,在实践的方式上也存在很多的错误,所以就导致了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得不到有效落实,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由于很多的教师不能够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转变过来,还有的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主义,从而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四、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决定了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前提。教师要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能够帮助学生具备更强的探究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索精神,同时,探究能力也是核心素养当中的一部分,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和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例如,想要提高学生们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一个情景,“在超市中,薯片5.5元一包,果汁3.5元一瓶,两瓶果汁与两包薯片需要多少钱呢?”这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到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更加能力,而这其中涉及到乘法与加法,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充分,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够形成,数学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体现。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时,容量单位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可乐、果汁这些饮料都有容量标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對生活中标注有容量的事物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的区别与关系[4]。

(三)教学的内容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内容仅限于教材,缺乏对课外知识的拓展,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改实行以后,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加强了重视的程度,并且在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也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教师提出:“假设你们的语文老师前年已经40岁了,已知老师有个女儿,教师的年龄正好是女儿年龄的倍数,且倍数不超过6,请问老师女儿现在可能是多少岁?”这样的情境设置,首先可以让学生复习乘法运算,并从乘法运算过渡到除法运算,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并且教师没有采用单纯的理论性假设,而是根据现实中的实际案例进行举例说明,能够帮助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要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这样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便于以后使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汤胜国.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思维与智慧, 2016(26):22.

[2]何凤秋.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考[J]. 中华少年, 2017(6):163.

[3]赖允珏.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 2016(5):42-45.

[4]张义生.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 新课程(小学), 2017(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