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案例
2019-09-10张丹黄亚俐
张丹 黄亚俐
活动年龄:大班。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古诗大意。
·欣赏古诗韵律的美感,并能有节奏的朗读古诗。
·感受到古诗所表达出的对悠闲生活向往的情意。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
·古诗配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联想情境
——有一首音乐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听看,像是什么地方的感觉?
(播放音乐《富春山居图》至52秒)
——说说你的感觉!(静谧、清新、优美、惬意……)
——像是什么地方的感觉?(山中)
過渡语:你们说得真美,好像一幅画一样!
二、欣赏古诗,理解诗意
过渡语:书上正好也有一幅画,画的旁边还提了一首诗,这是一首古诗,写在这幅画的旁边,就是用来说明这幅画的内容的。我们来听听这首古诗,听听看,哪些是你听得懂的?哪些是你没听懂的?把它记在心里,一会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1.教师朗诵一遍古诗,配上音乐。(第一遍朗读,整体感知——要求语速较慢,吐字清楚,节奏明显。)
2.幼儿分享自己听懂的部分,或是没有听懂的地方?
——谁来说说,在这首古诗里,哪些是你听懂了的?(幼儿自由表达)
——哪些是你没有听懂的?
3.引导幼儿逐字逐句的理解诗意。
(1)古诗里说的是什么地方呢?(“一间茅屋在深山”)
A:什么是深山?(与山外距离远的、人不常到的山岭。较为荒僻,但自然景观保存较好。)
B:出示深山风景图,帮助幼儿感受深山的静谧和清新。
——今天张老师也带来了几张深山的照片,看看这样的深山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岩石高而陡,层峦叠嶂、静谧、清新的感觉)
(2)那“深山”里有什么呢?(再次朗诵“一间茅屋在深山”)
——茅屋:看看它在画上的哪里?我们一起来找找。
——出示茅屋的照片,你觉得茅屋是什么样的屋子?(根据幼儿经验决定是否出示图片)
(3)“茅屋”里住着谁呢?
——除了白云,还有谁呢?(再次朗诵“白云半间僧半间”)
——“僧”是什么人?(如果答不出:唐僧、沙僧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没有头发,是什么样的人?)
——茅屋里住着白云和老僧,那什么叫“白云半间僧半间”呢?(重点理解,可以辅助手势)
小结:看来你们都听明白了前两句的意思,我们连起来一起读一读:“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配乐师幼共同朗诵)
(4)老僧在深山里住得很舒服,很悠闲,可是白云却是闲不住的,它有任务在身呢!有什么任务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朗诵“白云有时行雨去”)。
——白云有什么任务?
——什么叫“行雨”?(原来行雨就是下雨的意思)
——画面上哪里在下雨?我们来找一找。
小结:原来这些大小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的点,就是白云下的雨呢,白云可真是下了一场大雨呢!这时白云回头一看——嘿,老僧还悠闲地坐在那里呢!喝着茶,呼吸着雨后新鲜的空气,看着远处的风景,甭提多美啦!
——你们觉得,此时白云心里是怎么想的?诗中又是怎么说的?
(5)“回头却羡老僧闲”。
——“羡”是什么意思?羡慕什么?(羡慕老僧,很想像老僧一样……)
——“闲”又是什么意思呢?(悠闲,好舒服的样子……)
——老僧的“悠闲”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学一学老僧“悠闲”的样子。
——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感觉到很“悠闲”呢?
小结:老僧的生活真是悠闲呢!你能不能读出悠闲的感觉呢?(配乐师幼共同朗诵:白云有时行雨去,回头却羡老僧闲)
三、总结思考,点题延伸
过渡:你们读的真好!不仅读的好听,而且读懂了意思,那我们配上音乐,一起来读一读。
1.师幼配乐共同吟诵一遍。
2.我们刚才也读了这首古诗,你们发现了吗?在古诗的最开始写了两个字——未题,什么叫未题?它是这首古诗的名字吗?
——原来这首诗是题在一幅画上,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人们要把这首诗抄下来,就给它写了“未题”两个字,表示没有题目。今天我们既然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现在我想请你们重新给这首古诗起个题目!想一想,可以起个什么题目呢?
3.有个别起名好的,询问大家是否喜欢这个名字。喜欢就一起再连名字一起读一读这首古诗。2~3次即可。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首这么美的古诗,还为它取上了这么好听的名字,回家的时候,可以把这首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一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