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019-09-10林瑞霞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林瑞霞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十分关键,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应该不断强化质量监督以及管理体制,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施工工作极其重要,在进行实际施工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控制现场,对于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及时解决,并且对于施工工作的重点应该掌握,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

1 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天然地基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必须对天然地基进行改造、加固才能符合工程要求。地基处理技术最常见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常用水泥基灌浆技术。对地基进行灌浆处理,可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减少沉降;同时,帷幕灌浆、固结灌浆等技术使工程地基的防渗性能大幅提高,对降低扬压力、提高工程稳定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是用于加固软黏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可提高地基抗压和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使工程地基强度及稳定性均能有效提高。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从业人员对工程地基中的混凝土处理技术尤为重视,但不同地质环境对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都不尽相同,要注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建设。

2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导流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施工导流决定着施工过程是否能顺利推进。导流的核心是使上游来水按照设计路线绕过工程施工场地,直达下游,达到保护施工场地的效果。导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河水的丰水季和枯水季,这关系这导流建筑物的规模、修建和拆除,甚至对工程的建设期有决定性影响。

在施工导流中,混凝土技术主要应用在围堰、导流明渠、导流隧洞等方面。在围堰施工中,混凝土技术作为防渗处理、堰体塑造的重要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挡水强度高、造价低、可淹没等优点而得到广泛适用,但作为围堰主体结构时应考虑拆除难度问题,最好能设计为永久工程的组成部分而避免拆除。在导流隧洞和导流明渠中,混凝土作为常用的主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防渗效果,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导流中较为成熟和应用广泛的一门技术。

3 水利水电工程的地下建筑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为充分利用枢纽的输水、发电等重要功能,兼顾工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往往把重要建筑物布置于地下,甚至深岩层或者地下水位之下。水利水电的地下建筑物主要包括工作洞室、过水隧洞等。地下空间在开挖过程中,为加强围岩稳定性、保護地下空间的作业安全,一般需要对开挖面进行衬砌和支护。衬砌混凝土工程常常采用活动式模板(或模板车)进行推进式施工,这种施工方式非常灵活、周转次数多、摊销成本低,是衬砌混凝土施工中值得推荐的一种施工技术。在洞室开挖后,为防止洞室破坏,常用喷锚支护技术进行防护,即使用喷射混凝土配合錨杆锚索、钢支架等措施组成一套支护系统。喷锚支护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防护强度高等多方面优点,在实施时应尤其注重锚杆的锚固可靠性、锚杆材料强度、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参数以及混凝土养护,才能全面发挥支护作用,以保障支护效果能达到设计的替代应力要求。

4 工程主体施工的碾压混凝土技术

碾压混凝土技术是以水泥(少量)、掺合料、砂石骨料、外加剂为主要材料,通过大面积分层碾压和振动压实,形成工程实体的一种混凝土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技术对比常态混凝土技术拥有施工进度快、温控措施简单、后期强度高、物料成本较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施工面开展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因此近年的碾压混凝土技术应用更趋向广泛。虽然碾压混凝土技术拥有诸多优点,但是其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使层面间的黏结强度成为影响其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层面间黏结力不强,则结构抗剪强度不足,容易导致上下层面相对错动,严重时会危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一定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就进行上层混凝土的碾压施工,使上层的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嵌入下层,层层黏聚,形成没有明显层界的混凝土整体。另外,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控制比一般混凝土更加严格,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应结合实际采用适合的混凝土技术方案。

5 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施工环境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利用其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还能对建设对象进行有效的结构加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经常因各种原因产生裂缝。受到施工环境、拌和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施工时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相对困难的。为了从施工方式和材料的准备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流程和工艺入手,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不断摸索,并努力尝试创新技术和施工方案,提升混凝土施工的应用效果。对于项目中大体积的混凝土应用,理论上应从低处向高处依次完成浇筑。浇筑时还需要注意浇筑的次序,一般由长边一侧向另一边依次进行。为了避免凝固时间的差异造成裂缝,混凝土浇筑最好一次完成,并在预留施工缝时,提前采取混凝土初凝后的加固措施。选取膨胀式混凝土完成填充后的浇筑工作,这里需要注意,膨胀式混凝土的强度要高于原始混凝土,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提升浇筑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当中,要能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有效控制,这样才能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上文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能够为实际技术操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希望能有助于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宋瑶.试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4):107-110.

[2]严婷婷.探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2):89.

[3]李宏.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4):277-278.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工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混凝土试验之家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