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

2019-09-10陈志芳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摘 要:由于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和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界中“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体验式德育”等词已经成为热门词汇和值得研究的话题。这些话题引导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除了在掌握课程知识以外,发展学生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塑造体验式德育研究。本文将就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发现潜藏的德育因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文探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体验式德育研究,以此和诸位同仁进行思想交流和思想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验式德育;素质教育

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体系的大环境下,德育还停留在书面阶段而不是实践教育,由此造成了学生缺乏实践,德育素养往往没有强有力的实践支撑。而体验式德育恰好可以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是一种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德育教育。学生在学习阶段时,己经具备了成熟的执行能力,思维方式健全。所以,在高中教育阶段,注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体验式德育研究,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程教育的途径和体验德育教学进行巧妙的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能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具备德育素养。

一、立足汉语基本知识的教学

汉语是国人的母语,对我们民族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作为语言文字交接工具,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见证,中华民族文明的载体是我们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学财富,由于汉语的重要作用,基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教育应当把汉语基本知识的教学作为学习基础,让学生通过对语汉语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民族文化开启的钥匙,了解中华民族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和对知识的思考,对地球内部构造探讨是以文学的方式对天文地理提出自己思考,从而启迪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将具体的语文,汉语基本知识点的教学与体验式德育教学相结合,而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首先第一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领略汉语的风采,对不同历史历程的汉语进行总结与归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体会和感悟民族文化发展的不易,第二老师引导学生体验汉语组成的成语,词语或俗语,甚至诗词等基本知識产生的过程,以及基本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比如民族气节,民族里面的,让学生对象幸福好产生亲切感,让学生明白着不惊闲,指示文化传播的媒介,更是有血有肉的中华民族的灵魂。

二、挖掘文言文的德育因素

文言文是古代人们日常使用的文章,书写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中包含的不光是文化还是累积下来的伟大思想,在高中语文课程教育的教学过程,要善于挖掘文言文中的德育因素,例如在《项脊轩志》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何为亲情,何为爱情。文章最末尾那一句“吾妻之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刻骨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可以将这篇文章和《浮生六记》相提并论。沈括和归有光都擅长用描绘日常琐事的方式,看似一团乱麻,但其实包含着深刻的感情。老师可以向学生更加深刻的讲授《项脊轩志》的一言一行,尤其注重作者对细节描写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式的情景表演。通过两者的结合,让学生从讲授与实践两方面深刻的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模式。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挖掘文言文的教学价值,给学生带来深刻体验。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教学进一步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在敬佩的同时也要努力学习他们,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道德人才。

三、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特点传统文化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质。对风貌文化都有不同的描述。所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但由于现代学生实践能力的流失,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头头是道,但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却得不到实践的现象。因此,教师更应当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对传统知识的教学和体验式德育教学相结合,以此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后果。通过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传统文化做到真正的继承与发扬,而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有哪些适合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呢。例如,在清明时节祭祖、为烈士扫墓,在春节期间真正意义上的过一个传统的中国年,与父母家人团聚而非埋头抱着手机,与父母和谐交流、尊老爱幼等等,传统文化体验式德育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耐心的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拉进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距离。

四、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

课本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未免太表面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不可能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多么深的喜欢。这也警告老师,要多开设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合理安排利用课外活动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让学生从自然,从社会的客观条件下,真正的体会到体验式德育教育。老师对于课外活动的安排要做到以下两点:一、可以举办对于生活实践探讨的学者开展讲座,让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去树立实践的概念,矫正只看中课本不注重实践的风气。体验在和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氛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需要老师自己以身作则,注重课堂教学实践,不再将课本作为根本。第二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类似于关爱孤寡老人及看望留守儿童等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美德。而且,社会活动的广泛参加,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重要手段。

结语:高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体验式德育教学,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全面的,有深度的,有层次有内涵的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成为严格意义上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学生。当然,由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验式德育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与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具备良好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洁.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

[2]王喜明.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有效预习的设计与实践[J].学周刊.2019(03)

[3]何鑫.高中语文“思维品质”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03)

作者简介:陈志芳(1974年4月),女,汉族,福建省龙岩市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永定区第一中学工作,永定区高中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8E83BACA-89E5-40D6-8EC6-B9F003F6E652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