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班入园初期家庭指导策略

2019-09-10何宝妍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幼儿园

何宝妍

摘 要:幼儿教师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面对幼儿入园是会有心理准备和工作经验的,而相对于大部分的家长来讲,第一次面对孩子入园适应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表现出缺乏经验、心理准备不足......等等。对此,本论文专门从家庭的角度对幼儿入园适应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帮助家长应对幼儿入园适应。家长良好的入园适应教育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入园工作压力,促进幼儿园新生入园教育教学的展开,为孩子开启美好的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初期;家庭指导策略

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孩子们从家庭来到幼儿园,离开了整天围着自己转的亲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加上集体生活的约束,他们会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情绪,出现情绪低落、紧张、害怕、胆怯等等不适应的情况。“拒园”行为严重的孩子甚至出现尿频、抵抗力下降等生理反应。这种现象一般要持续几周,有的甚至长达数月。心理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入园分离焦虑症”。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不仅是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让幼儿快快乐乐上幼儿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入园前家长和孩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入园适应观

家长需要对幼儿园有信心,相信幼儿教师,这是缩短孩子入园适应时间的关键。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准备。家长还需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形成早起早睡、按时午睡的生活习惯。家长带孩子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参观幼儿园、试园等活动,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2.提前让孩子感知幼儿园的环境与生活

(一)幼儿入园前,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讲幼儿园的故事,或与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时有趣的事,引发孩子想上幼儿园的兴趣,让孩子提前间接感知幼儿园的快乐,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向往。在入 园前的一暑假,家长应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独立进 餐、睡觉、穿衣和入厕的训练,培养孩子独立自理能力。

(二)组织入园前的试园活动。为了让孩子和家长在入园前对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有一定的了解,让孩子提前认识教师和同伴,幼儿园可在假期组织试园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参观幼儿园。假期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请家长陪同孩子来园参观,教师要热情地为他们带路,给他们介绍自己班的活动室、午睡室、盥洗室。这样,孩子和家长对幼儿园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缓解入园时的焦虑感。

二、刚入园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度过入园适应期

1、在家营造积极的入园氛围,坚持入园

刚开始入园时,幼儿面对分离适应表现比较强烈,突出表现为拒绝入园,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适当安  抚孩子情绪后坚持送孩子入园,在家中为幼儿营造积极的入园氛围。比如,在家里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生活,告诉孩子幼儿园里有老师、小朋友,还有好多好玩的玩具,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所了解。

2.主动与老师沟通,共同引导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家园共育是促进孩子入园适应的重要途径。新生入园,许多幼儿园会对家长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和培训,以培养孩子入园后需具备的一些情感、态度、能力为主要目标,编写了故事、设计亲子游戏等并提供给家长,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做好准备工作。家长应认真学习积极参與。

三、给哭闹的孩子一定的心理安慰,缓解其紧张情绪

孩子们哭闹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分离而焦虑。但由于焦虑的程度、孩子的性格脾气、家长的教养方式等的不同,孩子们哭闹的表现也会各不相同。可以把哭得厉害的孩子交给配班老师,让配班教师带他们暂时离开集体,去室外玩,这等于给哭闹者找了个“临时” 妈妈,给孩子暂时的情感依赖对象;对一些边哭边跟着教师的孩子,可以采取与家长“通电话”的形式,告诉孩子只要他不哭,妈妈过一会儿就会来接。总之,教师要用强烈的责任心、博大的爱心去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问题,使孩子尽快适应幼期儿园的生活,让幼儿园新学期的哭声早些消失。

四、创设良好的环境,精心设计一日活动

1、精心布置班级环境,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根据新入园孩子的特点,活动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美观外,还要温馨,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玩具材料丰富多样,同种玩具数量充足;柔软的布艺玩具、色彩鲜艳的炊具、餐具是最受女孩子们欢迎的,可多设置几个娃娃家;电动玩具最能吸引男孩子的注意,可多投放一些。毛巾架、小床、坐椅上贴上孩子的照片和名字,既便于管理,又能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

2、创设亲切、温馨的精神环境,稳定孩子的情绪

“幼儿园像我家,我的老师像妈妈”,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体验到家的感觉,活动室墙面上可以悬挂每个孩子的全家福,多设置几个娃娃家,给孩子营造“家”的氛围。教师要试着以亲切的语调、和蔼可亲的笑脸接待孩子和家长,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体态语迎接孩子。教师还要用细致的照料、友善的宽容对待孩子,尽快地成为孩子的依恋对象。

3、精心组织一日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

开学初几天的活动要设计得生动而丰富多彩,以简短的娱乐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为主。比如带孩子观看中大班幼儿的歌舞表演,看看木偶戏、动画片,做做玩色游戏,在纸上、地上、瓷砖上涂鸦画等。这些符合孩子心理需要的一日活动,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五、入园适应后家长要泛化适应能力

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支持以及幼儿园的入园适应 活动训练之后,幼儿就会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他们也会认识同班的小朋友,也会慢慢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家长应抓住幼儿在这个适应过程中进步的点点滴滴给予微笑和 肯定,强化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家长入园适应能力泛化到孩子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的其他方面,孩子就会慢慢适应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家长要重视整个入园适应过程中孩子的成长,配合教师采取适宜的入园适应教育,引导孩子顺利度过早期的入园适应,健康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杜术霞.新入园幼儿的保教策略[J].学前教育,2005,(9).

[2]马丽宏.做好新入园幼儿的教育[J].甘肃教育,2004,(Z1).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