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四重奏”唱响美丽新农村

2019-09-10童浩麟杨雪芳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四重奏兰考美丽

童浩麟 杨雪芳

广袤的兰考大地上,九曲黄河在这里打了最后一个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视察时提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应该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如果不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起来,不把农业现代化搞上去,现代化事业就有缺失,全面小康就没有达标。”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脱贫大决战中,兰考破冰前行。

2017年3月27日,兰考成为全国首批、河南省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县。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脱贫以后,兰考怎么办?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

乡村振兴成了当务之急!走进兰考这片红色热土,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德治、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全县面貌发生了美丽蝶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环境蝶变,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现在村里的变化真大,进村就是柏油马路,街道小巷也安装了路灯,村主干道两旁绘满了彩图,家家户户的房子都亮亮堂堂,垃圾也有专人打扫,大家都变得更爱干净了。发生在南马庄的喜人变化,仅仅只是兰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取得众多成果的一个小小缩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7年以来,兰考人民发起了一场人居环境保卫战,“清零行动”“空心院治理行动”“沿路跑整治行动”“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截至目前,兰考已启动开展三批共232个美丽乡村建设。已整治“空心院”2880个,整治面积85.7万平方米;拆除“沿路跑”1300户、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大整治带来大变化。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庭院,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个个功能齐备的文化广场已然改变兰考群众的生活……成为全县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美丽经济,兰考特产走俏市场

脱贫奔小康,关键在产业,核心在产业。

兰考借力“红+黄+绿”等特色文化,激活美丽经济。依托“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打造“红色研学”;依托黄河湾景区、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区和铜瓦厢古镇遗址,打造“黄河文化”;依托兰考蜜瓜、“裕禄红”红薯、万亩果园等特色种植,打造“花果飘香”……

在葡萄架乡,这里的700多座大棚连成片。掀开“门帘”,大棚里的蜜瓜长势喜人;东坝头镇以张庄民宿民居为基础,以“四面红旗”展览馆、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为核心,打造红色乡村游;堌阳镇以兰考县特有的民族乐器为文化依托,打造乐器小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

兰考的蜜瓜比蜜甜,百姓的生活甜如蜜。葡萄架乡杜寨村瞄准蜜瓜种植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奔小康。今年,杜寨村的蜜瓜产量达到40多万公斤,产值为100多万元。蜜瓜带来的丰厚收入,成功激起了大家致富的劲头,老百姓脸上都笑开了花。

产业发展起来,大家的干劲足,农民的钱袋子自然就鼓起来了!“目前全县蜜瓜种植已达1.2万多亩,平均亩产4000公斤,每亩收益近2万元。”兰考县农林畜牧局局长孔德省介绍。

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兰考根据各村的特色来实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创并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兰考蜜瓜、“裕禄红”红薯等已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明星”产品,“冲出”兰考,远销全国各地。一张张靓丽的“绿色”名片,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

德治化人,满城荡漾和谐民风

兰考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狠抓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红色文艺轻骑兵”焦裕禄精神宣传小分队大力开展文艺巡演、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德孝之星”“新乡贤”等先进典型陆续涌现,普通人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道德“明星”们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到各乡镇(街道)分享自己的故事,形成“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良性循环……

从街景到风景,从风景到风尚,兰考处处荡漾着“和谐文化”。利用农村大街小巷、村室周围等资源,绘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截至目前,累计评选出各类道德模范4800余名,举办各类活动326场,受众13.8万余人次。

组织振兴,干部引领奔小康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兰考紧紧抓住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党员“三支队伍”建设,出台20余项考核制度,干部的增比进位意识得到加强。同时,深化“亮旗”行动,开展村級干部设岗定责助推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党员干部当好领头羊,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广大农民群众凝聚起来,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带动贫困家庭既富口袋更富脑袋,形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大合力。目前,通过农村干部培训中心,对新一届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已全部轮训完毕。

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如何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为导向,兰考创新工作思路,变政府主干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破解以往政府包干,群众观看的难题,号召全县广大群众开展以捐款、捐物、捐劳力为主的“三捐”活动,强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捐”活动已有146个村相继开展,捐款达2529万元,捐物折资928万元,捐工6万余个。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

兰考,这颗镶嵌在黄河故道上的绿色明珠,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书写出了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行走在这片红色热土,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乡镇、村庄,坐落于城市和乡野间——徐场,昔日贫困村成了享誉海外的中国民族乐器村;张庄,曾经兰考最大的风沙口凤凰涅槃成“康庄”;杜寨,原先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把蜜瓜变成了“网红”产品……处处有风景,村村有欢笑。一幅风景秀美、百姓幸福的美丽图景正在兰考生动绘制。(据《河南日报》)

猜你喜欢

四重奏兰考美丽
四重奏
又访兰考
《走进兰考》:小人物故事展现大时代变革
走脱贫之路是兰考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
上海四重奏组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兰考交卷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