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关键要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0葛江
葛江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陆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其高校要素、政府要素、社会企业要素和学生及其家庭要素四个关键方面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助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健运行。
【关键词】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关键要素;高校
引言
与欧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下简称3E)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关键要素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3E的关键要素是指高校要素、政府要素、社会企业要素和学生及其家庭要素,这四个要素存在的问题几乎可以说是我国高校3E的根本问题,他们严重限制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全面纵深开展,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全面客观和深入细致的解剖,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才能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稳健而高效的运行。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关键要素存在的问题
1.1政府要素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力度不够;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不是某党委或某个政府部门就能够推进的,他需要多个部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才能进行,且各个部门间还要认真落实,积极配合;例如,教育、发改、人事、科研等部门要接受党委的统一指挥和协调,落实各自责任,相互间积极作为等。但是,当前在面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上,上述各部门往往因缺乏积极沟通,对创业教育之事总是统一协调不起来,往往都是敷衍了事,甚至还出现“踢皮球”现象,严重限制着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政府主导措施的制定,深深影响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步伐。二是缺乏专门性的政策;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大学生等群体的创业教育支持与扶持政策比较少,而国家出台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多是针对社会大众而言的,所以当前我国高校3E建设是非常缺乏专门性的政策文件为其保障。此外,现有的一些政策文件较多都是由某个部门独自起草的,专门性与实效性往往都不理想,很少有多个政府部门联合起草制定关于我国3E的专门性政策文件,因此,关于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专门性政策应是当前政府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三是“门槛”高,落实程度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政策落实不力,很多政策只是书面指导,没有在实践生活中贯彻落实;同时,政策自身条件设置较多,标准较高,导致“门槛”高,从而也加重政策落实难等问题;此外,一些地方部门关于创业的政策文件由于时间或具体落实细则过时过少等,也是导致创业政策没有得到全面深入落实的缘由。
1.2高校要素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业教育理念不清晰;随着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少高校教师和教学行政工作者简单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就是用来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手段,或者认为是给那些专业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开设的一种学习形式,同时,他们也有的还觉得高校开始创业教育不合时宜,认为学生在学校应该全部是学习专业知识为主。此外,还存在高校对创业课程轻视,出现不少高校简单地把其列为一种选修课程,甚至还有高校根本就没有开始创业课程等现象。二是缺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教育,是理论和实践同时并举的教育,因此,就迫使其师资必须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但是,当前具有创业实战经验的编内老师是非常稀少的,所以导致不少高校简单地派经济类、管理类、团委或就业服务中心的教师或工作人员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然而上述几乎都是没有创业经验或企业实际管理经历的;也有部分高校为了弥补其实践经验教学的缺失,偶尔邀请企业人员或创业家等进校给学生讲座,可这样的方式往往没有长效性保障措施而中断,所以当前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已到亟需大幅度提高,刻不容缓的地步。三是对创业实践资金投入不足,实践平台成摆设;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建设,大部分高校都陆续建立了面子上的科技园和创业园等实践基地,但是,由于资金、重视度等不足,造成了其成为一种摆设;此外,不少学校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不重视,采取放任态度,任其自生自灭,缺乏积极主动地向学生创业服务的意识。
1.3学生及其家庭要素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创业意识缺乏;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其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前提;但是,当前大学生绝大多数创业意识不强,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当前学生及其家庭要素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创业相关课程不重视,经常出现逃课、请人代课,甚至旷课等现象,这些学生是被动性的接受创业教育,缺乏主动积极性创业精神。同时,落后且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大生没能很好地和企业人士、创业老师等进行便捷的互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学生的创业意识缺乏。二是学生个人能力不高;高校学生大多数是待在校园生活,缺乏社会创业实践的培养锻炼,导致其实践创业能力不足;同时,有部分学生面上接受创业教育,往往都是看到网上创业潮而盲目跟风,缺少真正创业行动力;此外,由于社会条件等各方面的优越,当今大学生难有吃苦精神和抗挫的耐性,故上述几种都是学生个人创业能力不足的缘由。三是家长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学生家长不积极支持学生全身心接受创业教育,甚至出现一些家长认为参加创业教育是“没能力”的表现,认为优秀的学生毕业就是进入国家体制内工作等。
1.4社会企业要素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企业不积极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离不开社会企业的参与,因为其发展方向和大学生的创意往往都是在企业的一系列活动中得到启发的,所以,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必须有企业的融合与支持,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地开展创业教育。当前在创业教育上,企业还没有与高校真正实现全方位合作,而是被动消极作为,导致源自于社会企业的许多帮助都得不到全方位的实现。二是社会创业环境氛围不浓;当前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对创业失败不够宽容,经调查发现,有大学生因创业失败而遭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嘲笑和打击,所以,社会还未真正认可大学生创业;此外,社会很少出现关于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故上述因素成就了社会创业环境氛围的淡薄。
2优化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关键要素的对策及建议
2.1政府方面
一是加强各政府部门的协调统一力度,坚持在党委的统一布局下,共同起草制定相关的创业支持和扶持文件;如果各政府部门间协调力度不够,就很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政策性文件,所以,应形成多部门组织推动把支持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放在本部门的重要任务位置。二是加大政策针对性制定的比例,政府部门应共同多出台专门性的创业政策,只有多制定专门性的政策文件,才能更好地使其得到贯彻落实,而不是过多制定那种普泛而缺乏针对性的文件。出台关于大学生创业和高校3E建设的专门性政策文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府政策向高校创业教育领域的倾斜,从而为其相关的发展保驾护航。三是适当降低创业支持与扶持政策里面的“门槛”和“条件”,让更多的创业者都能得到政策的福利。四是加大对高校间的资金投入和监督企业参与高校3E建设的责任落实。最后是成立单独的创业教育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创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国外创业先进经验的收集等等。
2.2高校方面
一是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高校必须明确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能忽视,要全面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燃烧其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重;二是全方位提高创业师资队伍的创业理论和实践水平,要加大对现有创业教师的创业培训力度,多举办创业教师创业培训班,加强其创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养,并大力鼓励在职老师在不影响任教的情况下带薪参与创业或进入企业工作,同时,积极在社会中招贤纳士,大力聘请企业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以及经济学家等担任本校的创业兼职教师。三是要大力投入资金,积极沟通社会企业和政府部门,为学生构建创业教育必需的实践平台和基地。
四是健全创业相关课程;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不仅需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同时也需要创业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所以高校必须既要注重课堂的讲授和实践操作的传授,又要在专业课堂中融入创业通识和在创业课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在创业课程的建设上,必须注重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方法,建立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2.3学生及其家庭方面
一是大学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引导力,让其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深刻理解创新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创业教育重点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和求新求变的精神,
故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是学生接受创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因而,学生要积极配合高校引导,把自身的兴趣运用到创业教育中去。二是家庭应充分认识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放下传统的就业观念,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创业相关活动和自主创业的想法,在学生决定自主创业时,家庭应给学生予以物质、资金、人脉、情感等方面的全力支持。
2.4社会企业方面
一是企业要积极主动配合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深化与高校的全方位对接,始终把自身资源无私奉献给高校,积极为创业授课教师和学生进入公司内部参观与锻炼等提供帮助,同时把自身实践经验和需求等信息通过进校开展讲座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或创业教师能从中得到关于创业的启发;同时,加快构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在创业咨询、项目开发、孵化扶持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力度。。二是全社会共同要营造“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加大宣传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和树立典型的自主创业案例;不打击不嘲笑创业失败的学生,而是对其给予赞赏的眼光,树立以自主创业为荣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2015-05-04].http://www. gov. cn/zhengce /content/2015-05/13/content 9740.htm.
[2]刘学军,徐建玲,付坤.高校创新教育的困境、成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7,(10):74-78.
[3]方伟.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7):36-39.
[4]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