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西民歌的现代传承路径研究

2019-09-10周玉娥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1期

【摘 要】鄂西民歌资源丰富,在鄂西经济飞速发展进程中鄂西民歌传承与发展应该与时俱进,本文主要根据鄂西民歌传承现状,提出了一些现代传承路径和方法,以促进鄂西民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鄂西民歌;现代传承;路径

引言

鄂西是湖北民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湖北民歌保存和传承较好的地区。不仅种类繁多,数量也很多。一直以来,各部门都很重视鄂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但是有一些措施和方法并没有真正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和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才能使鄂西民歌传承与时俱进,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鄂西民歌发展现状分析,得出鄂西民歌在传承中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以下几条鄂西民歌传承路径,为当地民歌传承事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为鄂西民歌传承提供物质基础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鄂西民歌想要获取更好的传承发展,一定要以更好的政策为传承的基础。站在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更要认真落实鄂西民歌的传承保护政策,通过合理的方法进一步为鄂西民歌的生存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增加拨款额度,为传承工作提供资金。

其次,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招商引资,让鄂西民歌随着商业一起发展。可以在传播民歌的同时,与商家合作进行投资宣传,但是在合作传播的同时,鄂西民歌不能改变其纯朴的本质。

2成立专业的传承机构

在当前的鄂西地区,专业的民歌传承机构很少,多数都是在一些演出团体中会有一两个民歌手。因此可以组建鄂西民歌专业的演唱和传承团体,专门负责鄂西民歌的传承工作,这些团体的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鄂西民歌整理以及传唱任务。政府要对此团体进行相应的扶持,就像扶持各地的歌舞剧团那样,使其也获得和它们一样的地位以及待遇。还要有固定的民歌手,可以聘请一些其他地方优秀的鄂西民歌传承人来当歌师,由他们来完成民歌的教唱,歌手的训练。

3让鄂西民歌走进学校

当今社会,学校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鄂西民歌若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就不能忽视学校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否则鄂西民歌的传承就会依然呈现困难的现状,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

3.1走进专业艺术院校

在专业的音乐、艺术院校中,新设立鄂西民歌演唱课程,这样就能够培育民歌传承人。在过去大部分都是通过书面上来进行传承,而现在,还可以通过相关专业传承人来完成面对面传授,这样鄂西民歌才能更好的被保护起来,得以代代相传。鄂西民歌所具有的价值是不能简单的从书面乐谱上表达出来的,它所含有的那种别具一格的演唱技巧,从我国声乐艺术领域来看,不仅仅属于声乐艺术,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要想使它能够更好的保存下去,口头传承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制定适合鄂西民歌特点的教学规划,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要确保原汁原味,不要改变其风格特点。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下乡采集收录鄂西民歌,到乡下采集原始的鄂西民歌,聆听老一代民歌传承人现场传唱,这样可以真切的理解鄂西民歌的内涵。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观摩一些民歌文艺演出活动,学习民歌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3.2走进中小学音乐教育

在湖北中小学教育中,可以将鄂西民歌编入地方校本教材和音乐教材,形成湖北的地方特色艺术教育。采用优秀的鄂西民歌当作音乐教材,展現给学生,让学生们传唱,了解鄂西民歌,这对于鄂西民歌的保护和传承都是具有很大实际意义的。这种传播方式也非常有利于挖掘和培养新的传承人,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地方民歌可以让他们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

中小学也可以多举办一些民歌传承活动,请当地的民歌手进学校来表演民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鄂西民歌的艺术魅力。可以经常在学校大型文艺演出中安排一些鄂西民歌演唱节目,扩大民歌的影响力。

4加强鄂西民歌的收录工作

现如今很多鄂西民歌都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抹去,更多的鄂西民歌也在面临消失,因此,对于鄂西民歌的收录及保存工作也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首先我们应该搜集以及制作录音、影像资料,不然若是现有的传承人离去,很多民歌就会消亡,这将会是很大的损失和遗憾。对于优良的鄂西民歌,其相关录音录像资料可以通过当前技术重新完成制作,妥善的保存好,也可以挂到网上共享。将这些资料完全的面对社会开放,提供相应服务。其次,应该组织专业的音乐人进行采录记谱工作,将很多鄂西民歌记录整理成乐谱出版,以供后人传唱,这项工作是非常艰巨繁重的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来组织和支持。

5以当地旅游开发为载体

鄂西山清水秀,是湖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鄂西民歌可以借助这些旅游资源传承和发展。在各个旅游点可以成立专业的民歌演出团体,进行有偿演出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特色,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到的游客都能了解鄂西民歌。目前在宜昌地区的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都已经有一些景点有民歌表演,刚开始收益和效果都是很不错的,但是后来因为资金投入不够,慢慢演出场次就很少了。表演的民歌作品形式也要不断创新,跟时代同步,不能过于单调,不然就无法吸引观众。也可以借助旅游资源,出版一些民歌音像制品,随着旅游商品一起出售推广,实现民歌的活态传承。

6通过现代技术传播鄂西民歌

当前社会,媒体同人民的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亲密,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及很多其他方面也受到了媒体很大的冲击。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也相应的受到媒体的影响作用。因此可以使鄂西民歌走进电视荧屏这一媒体上,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传播氛围。例如,举行一些与鄂西民歌有关的电视歌手大赛。这对于鄂西民歌的传播是非常有利的。还可以将鄂西民歌制作成MTV,使其可以在电视荧屏上、网络上经常放映,或者将不同的鄂西民歌制作成专辑片循环演播等。通过这些举措,都会为鄂西民歌创造出一个优良的氛围,使其更好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传承。网络的传播受众面广,不仅可以让鄂西民歌在全国传播,还可以让它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随着鄂西地区人们的觉悟提高,鄂西民歌在未来一定会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政府的重视以及支持、强保存收录、成立专门团体、让其走进校园、利用技术进行传播,都会对鄂西民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政策背景下,鄂西民歌的传承环境一定会大大改善,传承路径也会随之越来越宽广,因此我们可以期待鄂西民歌在未来会表现出更华丽的姿态、更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黄中骏. 湖北民间歌曲探论[J].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12).

[2] 周耘. 中国传统民歌艺术[J]. 武汉出版社,2003(11).

[3] 郑艺. 恩施土家族民歌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4] 王武. 鄂西南民间音乐调式新探[J]. 北方音乐. 2012(5).

[5] 杨蕾. 论湖北民间音乐文化及其保护[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编号:17Q120

作者简介:周玉娥(1977-),女,湖北宜昌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作曲理论。9690B240-422A-49BF-8E87-D916C614A1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