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理念下初中名著有效阅读探讨

2019-09-10彭丽菲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生本理念问题分析

彭丽菲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名著阅读是学生阅读的另一只翅膀,那么在生本理念下进行有效地名著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目前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充分利用好阅读名著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重视阶段性检查、交流与总结;促使阅读与写作、考试相结合。这将会帮助学生走进名著,叩问经典,真正徜徉在经典之间。

关键词:生本理念;有效;名著阅读;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但作为阅读材料的文学名著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塑造着个体的性格,碰撞着人的灵魂,那么在生本理念下有效地阅读名著是非常必要的。

但从学校教学实践来看,名著阅读的现状令人堪忧,无论是对经典名著的认识、理解层面,还是具体实施的环节,都存在较多不足,名著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依据“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时间阅读,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我们可以积极地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動,能有效地增加他们的阅读活动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阅读名著,并以具体的评价操作来检阅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水平,从而让学生进行有效地名著阅读。

一、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阅读名著的时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了扩大学生的名著阅读量,不仅仅让学生在课内阅读,还必须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假期来阅读,从而保证时间上的充足。

二、指导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学会做读书笔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摘录法: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或生动精彩的片段分类抄录下来,摘录时要做到少而精,且要尊重原文,不能断章取义,并要在结尾处注明出处。

批注法:凡自己的书,小到字词,大到书中的重点、难点都可以在书上划线或做上各种符号圈点,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可用眉批、脚批及旁批等。

概括法:通过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概括某一章节的内容提要或故事梗概,力求多保留原句。

评点法:读完一本名著或一篇文章后,指导学生有感而发书写心得,或品论得失补充观点。写的时候要抓住两个字,一是“读”,把名著读懂,二是“感”,注重读者的内心感受。

例如:让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时,我就引导学生做好如下的读书笔记:(1)用圈点勾画写批注的方法,赏析引发你感触的语言文字;(2)摘录优美文句、段落,做成读书卡片;(3)为这本书写3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4)从报纸、杂志、书籍或网上收集资料,写一篇短小的书评。

通过这样的引导,从而使学生与经典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帮助学生养成终身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老先生就说过:教师要“善诱导”,只有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向,激发他们的兴趣,才会对名著“悦读”。

一般情况下,我会要求全班通读一本书,平时每周写一篇读书摘录和读后感,每周一进行检查,一两个月之后通过举办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评展等活动,使每人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才会对名著“悦读”。如四大古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作品的同时,收看这些影视,最后让学生读完作品后,写一篇短文对比原著与电视剧的异同优劣。通过这些活动,可大大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重视阶段性检查、交流与总结

由于学生的阅读主要是在课外进行,难以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的阶段性交流与总结。

首先,教师要做好相应的阶段性检查工作。教师必须要明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相应的内容,当让他们通读一本名著后,教师要通过调查、座谈、书信、周记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程、阅读感悟与阅读困惑,并给予相应指导。

其次,教师要认真落实好每个阶段的读书报告会。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认真开展读书报告会,组织好学生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与交流,鼓励学生在会上大胆地与老师、学生进行交流,以此监控阅读过程与检测阅读效果,从而更好地推动下一阶段阅读活动的进行。

最后,教师要做好鼓励工作。对于在阶段性阅读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在阅读交流中出现的优秀作品(读后感等),要推荐到校报上发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五、促使学生把阅读与写作、考试相结合

把阅读与写作、考试相结合,会促使不爱读书的学生去读。结合学生阅读的篇目,布置写作的话题,可以改写、缩写、续写故事,写人物评论等。每当学生通读一本名著后,我都会让学生每人出几道难易适中的题目,写好答案,做成卡片,从而让学生更能把握名著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若能在考试检测中能从学生出的问题中挑选一些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名著世界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而名著阅读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只要广大的语文教师能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效地评价,定能使学生走进名著,叩问经典。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12.3

[2]苏卫兵.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安徽教育.2001(2)

[3]王瑞华.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0.25.

[4]黄福强.没有经营不好的课堂.华中师范大学.2012.12.

[5]刘彩云.“生本”教育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学语文.2010(5)[6]顾群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操作策略研究.教育科研.2012.6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生本理念问题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