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09-10张妙琼曾欣茹
张妙琼 曾欣茹
【摘要】 在新课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的语文教学迈入了新的改革中,适应时代的变迁。教师团队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以前的教育经验中推陈出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和能力。而语文高校课堂的构建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更需要注重教学管理和课程结构调整改革。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 农村小学语文 高校课堂的构建
前言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学习的内容是语言与语言文化。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具备的学习功能,也是学习其他学科和文化的基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具有沟通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特点。要提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措施,首要任务是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思维,从根源上让教师了解到沿用至今的教学模式在现在教育的大环境下的劣势,之后再逐一优化授课模式。因此,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寻提出新的措施。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1语文课堂氛围枯燥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偏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学生在课堂中仅扮演一个被动接收知识的人,教育者角色的本末倒置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不起劲,甚至出现一上课就打盹儿的现象,如此这般导致老师在授课时因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互动性不足产生厌教,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原本活力四射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都因为教学内容的单一而显得十分无趣。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1.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语文教学的方式是在教授一篇文章时首先教会学生读写文章里的生字、生词和难吃,然后引领学生读课文,在课堂中简单的讲解文章的含义后将抄写词语、句子作为课后作业,在新课程开始是通过默写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语文是可能造成逆反效果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身学习思维还处在非成熟的发展阶段,如果教师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会觉得语文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使课堂教学的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1.3农村语文教师团队的难题
在农村任教的老师越来越少,不单单是因为农村环境的影响,更多是因为待遇问题,设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教师人数少,年龄老化,出现断层,这些现象在农村都普遍存在。在农村的老师,一个人带多个班级甚至不同年级的现象都很正常,而且农村家长要么务农要么外出打工,学生缺乏家庭教育,行为习惯较差,教育的担子也都落到了教师的头上,而待遇又得不到提高,教育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2.提升农村小学语文高校课堂构建的对策
2.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将所学知识强塞进学生的记忆里,而是要在小学学习的阶段中,培养学生优质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不止是语文的学习,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里,在每个学科中都发挥作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产品的运用,引导学生预习功课并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指出预习要点,提供方法指导,明确预习要求,同时发动家长进行监督,鼓励学生间的互相请教和交流。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只是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解题思路从而能够慢慢独立的解决课堂中碰到的疑点和难点,当学生能够自如的解决问题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以教师教导《假如》一课为例,通过引导学生预习、课堂中给予学生的指导和要求的顺序引导学习学习文章,学生在通过自己对书本的预习将生词和难吃整理合集,在课堂中为他们着重的进行解释,使学生通过整个课文的学习能够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2增强课堂趣味性
学生对于学习的抵触心里不外乎两点,第一是因为孩子本性上很难安心的在课堂上专注学习,第二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于枯燥,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为了更好的使小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经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采取高效教学措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就是一种非常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轻松而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教师也可以将课堂上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游戏互动中,使学生在游戏互动中学到语文课堂知识,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习玩乐两不误的效果。教师们要注意的是要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要在开展小学语文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注意选择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内容。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以二年级作为一个重要分界点,在这个关键阶段要完成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引导出一条适合个人发展的学习之路,贯彻实施高效课堂是有效路径。高效课堂开展对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发挥着多种推动作用,也督促着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小学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为学生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赵小平.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01-101.
[2]王静波,刘贞印.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84-85.
[3]屠巧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创建高效课堂[J].好家长,2018(22):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