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有效的课堂朗读方式的确定
2019-09-10谭春映
谭春映
【摘要】 朗读,是语文课堂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课堂效果则会有所不同。为了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们应注重对朗读方式的选择,注重其有效性,切莫随意。
【关键词】 课堂朗读 教学效果 有效性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怎样用好这一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幫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呢?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尝试,试从文本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确定有效的课堂朗读方式”。
一、依据文本特点,确定有效的朗读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的朗读方式各种各样,但选择何种朗读方式,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需要我们在课前多加斟酌,最后再做出选择。当然选择的依据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而行,尤其是文本在题材和语言这两方面,它们表现出的特点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我们就从题材和语言方面来谈谈,如何根据文本这两方面的特点,来确定有效的课堂朗读方式。
(一)把握文本的题材特点,确定有效的朗读方式
把握文本的题材特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确立文本的题旨,还可以让我们确定有效的课堂朗读方式。课堂上,是齐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或是其他方式朗读,就要依据所学习的文本的题材来选择,如果无视其题材特点,任意采用一种朗读方式,且不说课堂效率怎样,单是作品的意蕴就无法充分地表现出来。比如小说,按照题材来分类,有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爱情小说、乡土小说等等。如果我们在科幻题材的课堂上,采用的是大声齐读的方式,那文章所表现出的神秘感就会少了几分,也有悖于作者的原意。因此,注重文本的题材特点,采用有效的朗读方式,才能真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助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教授刘心武先生的微型小说《等待散场》时,如果我们能根据这篇小说的题材“爱情”,在学生朗读时配上一段动情的音乐,那么不仅能让学生读得更投入,也让整个课堂的气氛也变得舒缓柔和。这样的效果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二)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确定有效的朗读方式
在确定课堂朗读方式时,除了对文本题材特点的关注外,对文本语言特点的揣摩和准确把握也是不可或缺的。准确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形象特点,情感特点有更深层的理解,从而在课堂的朗读方式上有更恰当的选择。比如孙犁先生的小说《荷花淀》,虽然体裁上为小说,可是其语言却是如散文式的清新秀美,如“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么一段优美而纯净的文字,使得整个文本透露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使得其中的人物显得纯净和善良。很显然,处理这样的文本,我们不能选择齐读或个别大声朗读的方式,这样的话,宁静而和谐的意境全被破坏,而我们又如何能引领我们的学生体会到乡土小说中的质朴之美呢?
二、依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有效的朗读方式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无论选择怎样的授课方式或教学手段,都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来考虑,否则要达到课堂高效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课堂朗读方式的选择也是如此,只有基于学生的特点而采用的朗读方式,才能真正助力语文课堂的高效。因为笔者任教学段的是高中,下面就高中生的一些特点,谈谈如何有效选择朗读方式。
(一)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有效的朗读方式
朗读方式的选择,除了上面提到的要依据文本主题和语言特点外,其实学生的兴趣点也是很重要的,那如何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选择朗读方式呢?当下高中生对综艺节目都比较热衷,如果问他们看过哪些综艺节目,他们就会在短时间内罗列出一大堆。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尝试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一些综艺元素?把课堂教学和综艺表演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庄重而又不失诙谐,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大增。因而,在课堂朗读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借用一下综艺节目的形式,让我们的朗读也变得灵动而富有新意。文言文课堂比较枯燥,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在朗读的选择上可以多做这方面的尝试。
文言文课堂上,学生的朗读常常是应付性大声地在那里吼,非常生硬。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借鉴一下近期收视率较高的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表演形式,把影片中人物的声音剪切掉,让模仿者还原影片中人物的声音,相似度高的话即为成功。笔者在上《寡人之于国》这篇文章时,就做了一个这样的尝试。结果那节课他们表现的相当积极,在练习表演的阶段,他们由以往的“被逼朗读”转为“我乐意读”,课堂也因此掀起了小高潮。把综艺表演与课堂朗读相结合,让朗读成为一种学生喜爱的高雅艺术。
(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有效的朗读方式
高中生,相对初中生,稳重了许多,但也羞涩了许多,在课堂上他们不敢再高调表现自己,害怕出错,害怕被嘲笑。但同时,他们又非常渴望展现自己,让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基于这样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朗读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少一些齐读,多一些个别读,或分角色读,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拥有多一些展现自我的机会。张洁《捡麦穗》这篇文章,里面“我”小时候的形象是非常天真淳朴的,语言也是很逗乐的,在上到“我和二姨以及买灶糖老汉的对话”时,问有哪些同学原意扮演这几个角色来朗读一下这个片段,我原以为会冷场的,却没有想到在一组同学表演朗读结束后,还有几组同学主动要求来表演朗读,他们渴望展现自我的热情由此可以看出。因此,在课堂朗读方式的选择上,把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进去考虑,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有效的课堂朗读方式的选择不仅与文本的题材和语言特点有关,与学生自身的兴趣和这个年龄的心理特点也是相关的。因此,在课堂朗读的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尽可能多方面去考虑,不能过于随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朗读成为课堂效率提高的助推剂。
[ 参 考 文 献 ]
[1]李秀然,主编.诵读艺术技巧与训练[M].2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2]张颂,主编.朗读美学(修订版)[M].2版.北京:中国创美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晓峰李英丽,编著.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M].1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