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2019-09-10利春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

利春燕

【摘要】  在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德育教育要坚持学校与家庭、社会进行结合,以完善中小学德育教育长效机制,提升中小学德育水平。家校合作是德育教育重要方式,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用科学的方式打开家校合作的新格局,通过开放式教育理念使家校合作迈向更高的层次,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共同教育 良好氛围

教育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承担着传承历史和文化的作用,承担着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个人的德育素质放在了首位,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需要加强德育教育,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减少家庭德育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局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1.家校合作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家庭思想决定学生的学习思想及学习态度。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家长与学生的血缘关系及家长对学生的陪伴决定了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模仿家长言行,家庭教育是学生最初进行潜意识学习的性格陶冶的教育方式。在学生进入小学前,最早接受的德育教育即为家庭教育,家长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是家长进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会陪伴学生一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2.家校合作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

2.1.拉近家校距离的基础上为家校合作奠定基础

家长对学校有畏惧、感激、抵触、无奈等多种情绪,但是家长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服从,这使得家长与学校像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要实现家校合作进行德育教育就要拉近家校的距离,通过家校有效沟通实现家庭与学校无心灵距离,以奠定合作基础。家校合作进行德育教育应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在面对素质不一的家长时要创新家校合作新途径,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启动家长与学校合作的热情。家校合作的前提是家长与学校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德育教育目标上学校与家庭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优秀德育素养的人才。学校管理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使家长能参与到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来。

2.2.树立正确德育教育观念,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和家长都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二者要共同明确德育教育观念。家校要了解学生的德育素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和学生相处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为学生做好榜样,并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教师在学校中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并对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目前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德育教材的开发并没有受到重视。教材内容单一,没有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进行案例编写,难以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需求,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教材编制过程中,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能够在家庭教育中配合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

2.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对家长的培训

德育教育要从家庭开始,家庭由于缺少系统的教育方法学习,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为实现家校德育教育合力,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以形成家校合作的新格局。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家长教育的方法。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公开课,请家长做一天的班主任、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监考工作,家长和教师一起为学生准备午晚餐等活动,使家长感受学校教育的氛围,提升自身的教育方法。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可以感受到教师对学生平等的爱,可以看到教師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策略,可以看到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素养。每一次参加学校的活动,对家长来说,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使家长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从而有意识的积极配合学校德育教育,使家校合作落到实处。

其次,通过多种联络方式打通家校合作途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信、QQ、校园安全平台等现代化的联络工具成为家长和教师的日常生活必备。教师在进行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微信群、QQ群等将学生的表现与收获进行告知,并表达家长对学校工作支持的感谢;在天气突变时及时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穿着;在假期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关心,并及时发送教育方法,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微信群和QQ群的传送视频及图片的特点可以提升家校合作的沟通效果。学校要根据教育规划和家校合作不同时期的要求召开好家长会,为家校合作构建平台,打开家校合作的新局面。

再次,学校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因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会大相径庭。学生在家庭中由于受到的约束少,会表露出真实行为方式,家长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能深入理解学生的行为。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有一个全面了解,以有针对性的制订教育计划。

总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引导家长参与到德育教育过程中来,家长要了解并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计划,实现家校全面合作,以填补各自教育的空白。学校要重视与家庭的有效沟通,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孔维明.基于教师角度下课堂教学公平问题及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2011.

[2]樊未晨,纪小林.朱永新:父母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J].基础教育论坛,2013,(20):48-49.

[3]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张丽竞.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
拉近家校心理距离,促进问题学生转化
关于教师教育管理权运用的思考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校合作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