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阅读情感的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杨立杰
杨立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那么,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如何将文与情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在语文阅读中感受人物的情感,激活自己的情感,碰撞出情感的火花并产生共鸣,最终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呢?
通过评读、范读启迪学生的情感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评价,乐于接纳;教师的语言,乐于模仿。
通过多角度的评价肯定和诱发学生的情感 在学生朗读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角度评价,肯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诱发更多学生的情感流露,同时尊重学生对于文本的不同感悟,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启迪学生的情感一是教师范读促理解。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还未形成,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很弱,需要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范读,读出喜乐、悲愁、悔恨、憎恶,赋予人物鲜活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二是学生理解生成范读。有些语言看似简单,但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而且对凸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教师需要抓住重点字句,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其中蕴藏的深意。
可见,通过范读既可以将学生引入文中的情感世界,又可借讀出的味道,提炼学生有价值的情感,提升他们的道德观。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种情境创设是在学生感到陌生时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靠近他们的思维。如教学山清水秀、万紫千红等比较抽象的形容词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的直观性、形象性,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帮助他们理解字义。但这些形容词,不仅有义,有境,还能展示出一种情。所以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看到百花齐放、颜色鲜艳的景象,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和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另一种情境创设是在学生熟知但漠然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账单》一课中小彼得看到妈妈开出的账单时,让学生想象十年来妈妈可能为小彼得做过什么。学生或许会脱口而出,可是这样的列举并没有感情。这时如果生硬地提升学生的情感,提出“你想对妈妈说点什么”的问题,那么学生的回答也会淡如白水,毫无味道。但如果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聆听歌曲《母亲》中阎维文深情地诉说母爱,学生也会受到感染,心也会跟着激荡。此时他们列举出的生活中的事件变得珍贵了,因为他们充盈着情感,才会言发于心地说出“妈妈我爱您”等充满感激的话语。可见,通过有效、适时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言由衷”,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套话、空话,进而塑造出真实的情感观。
在充分的想象中使情感更深入
想象,源于心,生于境。在教学《放小鸟》一课时,我通过向学生提出“小鸟的伤痊愈后,它总会在笼子里叫,它在叫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小鸟向往外面天空的急切,想象小鸟没有朋友的孤独,想象……通过想象的方式学生感受到了小鸟渴望自由、渴望朋友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怜爱之情和将小鸟放归自然的心愿。
总之,通过想象这一途径揭开课文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让学生自己填补情感上的漏洞,健全情感的体验。
在资料补充中充实学生的情感
资料的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图像资料。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很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形象、具体的画面。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图象资料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将文字和已有经验结合起来,透过真实、具体、直观的感性画面的呈现,使文与景、文与情自然融合在一起。另一类是文字资料。文字内容可以是深化主题的,可以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也可以是扩大知识面的……将课外资料与课文内容有机融为一体,资料就会起到良好的情感烘托和充实的作用。
在理清人物的情感关系中提升情感
低年级课文中的人物关系比较清晰、明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把握文章中的人物关系,还要让他们抓准人物与人物间的感情脉络,因为它会更加鲜明地突出课文所要歌颂、赞美的人物精神品质。如《夏夜多美》一文的人物关系是:睡莲救了掉进池塘的小蚂蚁,蜻蜓送小蚂蚁回家,萤火虫为他们照亮。人物间的感情线索是:小蚂蚁感激睡莲、蜻蜓、萤火虫;睡莲、蜻蜓、萤火虫为自己帮助了小蚂蚁而感到骄傲。其中小蚂蚁的感激之情是学生所明确的,而睡莲、蜻蜓、萤火虫的心情却不能忽视,在帮助别人后自己也能获得快乐是更为崇高的一种心境。此外,课文最后写到“星星看到了,高兴地眨着眼”,在这条感情线索中,星星的角色是不能舍掉的,教师要将星星这个角色放到感情线索中,因为身为旁观者为他人的高尚品质喝彩也是一种美德。
可见,情感线索不仅能够“提”起全文,还能够更加清晰、鲜明地展示文章的主旨,赋予学生情感上的熏陶。
文中有意,文中有景,文中有情。教师只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将情感教育与知识、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课堂才会拥有学生的真情,语文教学才会拥有魅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是情的根,情是文的魂”。情感,是无声的,无形的,但却能使语文课堂绽放出万丈光芒。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