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体验式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2019-09-10熊日生

速读·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朗读实践情境

熊日生

◆摘  要:体验式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语文教师应将文本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情感,以炽热的情感、通俗易懂的语言等多种方式,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脑海之中,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教师、作者、学生三方的情感和谐统一。

◆关键词:体验式课堂;情境;实践;朗读

体验型活动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多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不仅能逐渐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善于从段与段、句与句、词与词的联系中去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准确地把握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含意,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言之语”。而且,学生还能在体验生动的问题情境中,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

一、体验式教学要注重情境的创设

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创设情境,能让儿童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而儿童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就会使词语与形象构通起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诗歌、寓言、童话、各类故事,它们或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或富有生活情趣,或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何创设情境,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在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对这些课文感其美,动其情,明其理,可作如下尝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电教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将形、声、光、色综合运用,能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地体验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如教学《长征》前,可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线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抢渡大渡河的电影剪辑,《长征》歌曲、《长征》朗诵等集合,制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随机运用,再现当年红军长征的历史。这样,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能获得切身体验,对诗歌的学习、讨论会自觉而主动,积极而热烈。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全诗所抒发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此外,在词语教学中,也可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明白词语的意思,学会词语的用法。

(2)组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再现与创作中体验。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情境,以此形象地复现课文中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在扮演中体验,思考,提高。特别在创作表演时,儿童平时积累的有关森林、小河、田野等表象,小动物的头饰,人格化的雪花、腊梅、大萝卜、春姑娘、冬爷爷……连同儿童的情感,都会在表演想象的情境中活跃闪现。因此,学生无论是扮演角色,还是在座位上观察,都会借助情感去体验、感受、思考,从而得到提高与发展。此外,还可以用实地观察、语言描绘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中提高阅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获得情感熏陶,发展思维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要注重动手实践

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体验、思考,从而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叙述条理,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同时还能真正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如何让学生按课文所叙述的条理,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方法,从而学会一种思维方法,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将课前准备好的教具:大象模型、塑料船、小石子、一盆水,组织学生一个个边动手“称象”边叙述。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办法,知道了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叙述的,并学会了用“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一件事,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最后,通过“你还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的讨论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体验式教学要注重有感情朗读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功训练。而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学生在读对、读通、读好课文的训练中不仅能体验到课文中遣词造句的准确、贴切,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而且会通过琢磨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完成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的心理过程变化。《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并不复杂,但寓意深深隐含文中。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练习朗读狐狸的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分四步进行朗读活动,引导学生边朗读边体验,边思考边议论,达到教学目标。通过一次次自主地、积极地朗读,自行探索,相互交流,慢慢地加深體验,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了深刻的道理,更能发展思维,学会一种自能读书的本领。

总之,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灵活运用,很好地满足了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们在切实体验中丰富人生阅历,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在总结感受中增长才干,从而养成在体验中认识世界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铮铮.浅析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22.

[2]韩继臣.探析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J].考试周刊,2019,43.

[3]吴雨溪.小学语文中段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7.

猜你喜欢

朗读实践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