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身体素质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探析

2019-09-10范子哲

体育风尚 2019年1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课改革

范子哲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改革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就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现阶段来看,大学生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肺活量下降、肥胖、机能不足等,而这些问题都与学生不爱运动有关。因此,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尤为重要。体育课是大学生必修课,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基于体育锻炼在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将体育课程教学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早在二○○五年,教育部就分布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公告显示,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超重及肥胖比例不断上升,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包括速度、耐力、爆发力以及力量等。大学生是现代社会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如果大学生身体素质不过硬,其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速度。可以说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令人担忧[1]。

二、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一)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是当代大学生中一种普遍的问题。大学期间,学生都比较自由,学习大多需要靠学生自己,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步步紧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懒散。另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逐渐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以至于他们不再看重体育锻炼,甚至连吃饭都是在网上订餐,不愿意走出室外。

(二)体育课程设置陈旧

目前来看,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设置大豆集中在篮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等項目上,在理论课上大多集中在体育保健、各项比赛规则、裁判规则上,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如,男生喜欢游泳、台球、街舞等项目,女生喜欢舞蹈、游泳等项目,这些体育项目许多学生大多没有设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三)体育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来看,大学体育教学依然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即教师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妙处,容易让学生对体育丧失热情。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强制式的手段要求学生完成体育任务,一旦体育任务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时,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厌恶体育。

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分析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高低与高校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键性,加强体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升身体素质,获得全面发展。而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圈,深入课程改革。

(一)转变教学观念

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与体育教学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而要想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肯定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学生才会主动去参与体育锻炼,并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成长。在高校体育改革中,教师要实现“要学生学”向“学生要学”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言、敢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指导学生参与体育实践,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转化体育知识,使学生形成体育技能。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消化知识,掌握体育技能[2]。以投篮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细化投篮动作要领,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再通过示范,在学生基本掌握投篮要领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投篮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结合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需要,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确保学生有更多可以参与体育实践的机会。

(三)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基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传统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已经不适用,因为传统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侧重点在于知识的转化,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以这样的课程目标体系为指导,难以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实际,加快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基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在强化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要融入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用科学的体育知识去武装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3]。

(四)教学方法的革新

体育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与否。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教习,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效结合起来,而这样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对此,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方法。在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有着较大应用价值。教师要善于整合这些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4]。

(五)鼓励学生课外多参加体育锻炼

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路径。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地坚持体育锻炼。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让学生在不断的体育锻炼中获得更好发展[5]。如,教师可以通过社团,定期组织体育比赛,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借助这些活动来吸引对这些活动有兴趣的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发组织体育活动,如晨跑、登山等,借助这些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六)优化教学评价工作

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在教学评价上,教师要紧密围绕素质教育要求设计的目标来设计高校体育课程效果的指标体系,要注重考核与学生身体素质相关的指标,从单一的运动技术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从而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6]。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工作中来,实行互评和自评,让学生在互评及自评的过程中更好地完善自我。

四、结语

综上,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今后在社会上的价值发挥效果,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才能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因此,高校必须改革体育课程,优化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体系,在强化学生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体育实践,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体育锻炼,并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45-46.

[2]王晋刚.浅议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7 (24):229.

[3]陈雪燕,孙海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体育科技,2017,38(03):122-123.

[4]杨科.体育教学提升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2):254+256.

[5]赵方晔.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中存在的问题[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08):60-63.

[6]魏文,郑雪玲,陈红霞.大学生身体素质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01):89-92.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课改革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锻炼
新发现
讨厌的理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