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解题的高三历史高考备考探析

2019-09-10马俊贤

高考·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解题

马俊贤

摘 要:历史作为文科高考必考科目,除却日常进行的学科知识累积与思维渐次深化,鉴于其高考试题考查的方式,直指解题的备考亦应为必然之需。本文便就此“指向解题的高三歷史高考备考”话题依据对历届高考原卷的分析与科学的学科、答题思路等认知做出分列:时空历史思维、材料认知原点与简略精准语言此三大点的阐述。

关键词:高三历史;解题;高考备考

学科高考试题的设计有其自身依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及高考应试场景而呈的一定形式,对此一定形式及其背后出发原点的掌握则为灵活且有效掌控命题方向、答题方法的关键。对应至历史学科,依据上述试题设计的三方面依据,则分别表现为对时空历史思维、材料认知原点、简略精准语言的凸显,此则亦应作为指向解题的历史备考切入点。

1.时空历史思维

历史学科的内容为对过往历史时空形态的呈现,因而对此历史时空客观形态的了解即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基础目标存在,但学科教育并非止步于此。其意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以现代视角对历史过往进行看待、联系与评价等的意识与能力,以锻炼其宏观性思维,在整体上掌握历史发展大局与趋势,而此亦便是高考考察的学科重点所在。

例如:在2019年历史高考全国卷1中,便有大量关涉以时空历史思维为考察对象的题目,如:在一段摘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的关于“二十等爵制”的材料之后,有这样一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在此分析“各自作用”的环节,由于“二十等爵”的授予对象为军人,以奖励军功,基于此,同学们大多能够回答出“激发军队斗志”等的结论,而此亦是对最为浅显作用的陈述——其并无联系历史、对历史进行宏观看待的意识和能力。因为由此前溯,“二十等爵制”作为一种爵位分配制度,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世袭世禄制;再由此后迁,在“激发军队斗志”的基础上,军队作为国家与朝代新建的主体力量,而必然会促进秦的统一。因此“‘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界世袭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便是较为全面的结论。

2.材料认知原点

“历史思维培育”作为学科教育在知识传递基础上的真正目标,始终应为学科教学及高考检测所需围绕的核心。上述“时空历史思维”则是在此核心之下的一大分支,除此之外的另一大分支则可称为“历史分析能力”,即能够对客观性的知识材料进行定性分析,从而由此提炼出概括型的历史信息。此亦便是高考试题多结合材料形式的缘由,亦是在学科高考备考中需进行对学生以材料作为答题原点意识培育的缘由。

例如:在2019年历史全国高考卷1中,选择题有如: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十分之一.,不及“革命”的二十分之一.这种变化可说明()。此下则有四个选项: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对此题进行解答的主要依据便是题干材料,即学生需抛却脑海中诸多历史知识的干扰,严格围绕材料所述进行选择。落实在此道题中,则是由材料中“1915-1918”、“《新青年》”、“1919-1922”等关键词,得出从1915年到1923年的新文化运动在其主要阵地《新青年》中所呈示的主流思想的转变,因此A选项是与材料最紧密联系的,B选项中的“国民革命运动”与“民众”、C选项中的“资本主义政体模式”、D选项中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虽则似乎与材料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但皆不及B选项对其的粘合程度。这便是“材料认知原点”在解题中的作用发挥形式。除却此,在简答题中,亦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字眼,即学生结论必得充分依据材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额外的补充与发挥。

3.简略精准语言

历史作为“文综”的一部分参与高考当中,在对三者的综合成绩考虑下,其则应占据分量合理的时间,即语言应需遵循简略、精准的原则,以使时间不紧张且指向明确,这亦是在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所中意的考生用语形式。

例如:在2019年历史高考全国卷1中,有这样一道题:根据材料一(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在对此类型的题目作答时,同学们大多倾向“全面稳妥”而有大量文字的赘述,不仅浪费时间,且重点不明显。正确的作答方法则应是在览观数字变化整体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整体特点或者其中突出型的点作答,且用语亦应明确。如针对美国在1950、1955、1965、1975、1980时期的钢产量:8785、10617、11926、10582、10080,则可表述为:产量基本稳步增长,至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如此即可;在对日本的钢产量变化描述时,因其1955至到1965年产量骤增,并持续到1975年,但在1980年为11141,所以在阐述时,可以直接针对此阐述为: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迅速,但到70年代放缓。如此概述简洁、指向明确且用语精准,不论对于同学们自己抑或是老师的阅卷而言皆是大有帮助的。

总之,历史高考命题必然融和学科本身特点、学科教学目标及应试要求,而在备考阶段则应对应滴紧抓时空历史思维、材料认知原点与简略精准语言此三大关键词。

参考文献

[1]王敬民.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15-116.

[2]顾云松.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如何应对高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04):33-35.

猜你喜欢

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解题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如何指导高三学生应对生物三轮强化训练
新考纲下高考化学试题的新宠——化工流程题
精选 精讲 精析
试论高考舞蹈艺术生的训练策略
巧用比妙解题
高三历史复习应考策略探究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