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
2019-09-10王永波
王永波
摘 要:高中生要求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因为数学思维可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高中生产生创造创新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讲,高中数学难度系数较大,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高中生学起来较为困难和复杂,所以良好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高中数学;教学探析
引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一直都以应对考试为目的,教师也就一味地进行枯燥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也就导致学生对一些疑难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而且高中的数学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其找到更便捷的解题方法思路。
一、数学思维的基本概述
数学思维就是通过利用数学相关的符号和文字等多种形式,总结归纳成一个思维体系的方式,以此可以激发人类的多种想法思维,去解决数学空间上的各种问题关系。所以数学思维也是不断变化的,是由研究者不断探索分析出各种数学知识内容时而发掘出来的,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每个人出发思考的角度和方向也是不同的[1]。特别是高中数学中几何、函数等相关知识点,都是不能离开数学思维的,也是要发掘出全部问题的共性和差异,进而进行规模化的整理,才可以有效激发出可用的价值。
二、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作为众多科目的基础学科,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就极为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各类相关的科目。因此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就突显地十分重要,高中数学要想学好,学生在听取教师教学意见的基础上,还要独立思考部分问题。因为数学思维体现在各个方面,它不但可以解决数学上遇到的疑难点,其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解决其他各方面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不时激励学生去学习数学,如果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进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此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性知识。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对于素质教育愈来愈重视,传统的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教育改革下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解除了部分的教学限制,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能结合实际去思考问题[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很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思维分析看清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而进行高中数学的逻辑推理,营造出自身的数学思维特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水平。
三、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将教学与学生喜好相结合
高中生这个阶段比较容易叛逆,特别是对于复杂难懂的高中数学,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也减小了学习的效果。教师就这种课堂现状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到必修五第二章“数列”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进行课堂教学,准备一些水杯,让学生围绕其进行抢拿,但是要注意人数为2人、6人、12人等等或者3人、6人、9人等等,可以促进学生对游戏相关数学内容的好奇,还可以从中让学生发生所含的数学规律,让学生了解相关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学知识内容,同时还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二)加强实践教学
传统模式的数学教学局限于试卷上的问题,却不注重现实中所发生的相关数学问题。所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根据调查所显示的数据来看,我国高中大部分院校都不注重实践教学,所以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注重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强化实践的教学[3]。例如,在教学到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三章概率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抛硬币来猜测随机事件的概率,又或者让学生思考观察天气的变化进行概率猜测,根据现实生活的事物来学习高中数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数学教学的课堂质量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洁.高中数学思维的个体特征与教师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03):35-36.
[2]石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才智,2019(03):134.
[3]胡艳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