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医用情境英语课堂教学的探讨

2019-09-10刘飞王敏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时代

刘飞 王敏

摘 要:近年来,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引起了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听写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增加学生词汇量的积累,提高了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效果,也是新时代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医用情境英语;课堂教学

1 “互联网+”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

1.1网络教学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英语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初、高中英语学习模式。在我国的初、高中的英语学习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主要以大量的词汇量积累为主,语法知识的学习为辅,而对于写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由于在考卷中所占分值较少,因此缺乏一定的训练。反之,在高职院校英语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将英语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使用,属于应用型英语教学,对于英语的写作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专业性较强。在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中开展网络教学,可以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只对写作的技巧进行讲解,具体的实践作业,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发布,学生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在网络平台上来完成教师布置的英语写作任务,再将完成的文章发送给教师进行批改与修正。由于学生上网的时间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学生完成的文章进行点拨,学生也有充分的时间对心中所存的质疑,向教师求解。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完成英文写作任务的能力,又满足了学生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外学习的要求,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迅速的得到提高,极大程度上的弥补了高职院校英语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的不足。

1.2教学有利于学生词汇量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上文中提到,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高中阶段对英语的学习,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以及语法教学为主。但是,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英语教学内容,都相对比较基础,而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内容无论从语法内容上,以及词汇量的需求上难度系数都更大,更近似于应用型英语的教学。众所周知,阅读是提高词汇量的最好办法,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相对紧凑的教学时间,根本不可能使学生有时间去做大量的阅读。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教师上传的阅读文献进行下载,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和需求,自行下载需要阅读的文献与读物,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长期的、大量的阅读,增强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自身对于词汇量的积累。学生在高职院校英语阶段,除了学校的考试之外,唯一需要面对的英语考试就是英语的四、六级考试。随着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地加快,全球各国,各种文化的融合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其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许多的工作岗位在选择人才的方面,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十分看重。而高职院校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能否合格,是用人单位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普遍标准。

2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措施

2.1更新教学技术,升级英语课堂教学结构

互联网+是支撑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变革的重要动力,互联网+能够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换代,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升级。比如以前的英语教学只能通过教师板书或者简单的讲解进行教学,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电子白板、计算机、平板电脑等逐渐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新宠。环境局限了教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的教学技术能够保证教师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课堂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教学观念过于依赖教师的主动,学生在被动学習中很难提升自己的英语思维,实现个性化发展。将互联网+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语言学科的人文性,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比如利用互联网及平板开设微课,通过微小视频教学对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进行突破,学生在课后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复习巩固。

2.3拓展教学内容,打造立体化的英语课堂

互联网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英语本身就是一种舶来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仍旧局限于本土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模式,在教学中受到教学材料和教师能力的限制较强。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利用学生的主动性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丰富教学资源,将学习内容和时代发展的信息进行紧密结合,使教育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国情同步。还可以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语言文化,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新颖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明显提升与维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

2.4构建医用情境课堂教学,模拟多元混合语言环境

英语学科有着语言工具性的特点,检验英语教学效率的唯一方式就是利用英语开展交流实践和书面表达。英语课堂教学所能维持的语言环境是有限且短暂的,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现象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构建模拟一个多元混合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我校是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后大部分都是从事医疗工作,根据这一特性,我们英语教研室自己编制了医用情境听说文稿,用于学生日常教学,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能熟练掌握,并在日后能够熟练运用,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并且,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多元化交流平台,比如QQ、微信、微博等,进行线上授课、线上交流、线上学习。最后,将线上线下、课堂课后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英语比赛和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共进。

结束语

将互联网+与高职院校医用情景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促进现代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社会变革与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教师需要立足于英语教学的本质和互联网的优势,循序渐进、综合改革、积极创新,实现新时代高職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晓菲.“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探讨[J].戏剧之家,2018(20):192.

猜你喜欢

互联网+高职院校时代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