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设知识产权课刍议

2019-09-10卿利军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专利法专利知识产权

卿利军

一、高职院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的意义和重要性

1、要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法律意识,高职教育应当先行一步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产生的新事物,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国际科技、经贸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自80年代起先后制定了专利法,商标法,技术合同法,著作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近几年对专利法,商标法进行了修改,参加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加入多种条约。发展之快,博得世界知识产权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在知识产权史上,中国完成所有这一切的速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很好地执法、用法,培养产权意识,是一项迫在眉睫且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2、开展跨学科的知识产权教育,适应当代科技发展趋势、符合教改方向

识产权制度是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杠杆来保护和管理智力劳动成果,本身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当代科技整体化、综合化,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要求新一代的科技人才除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从事创造性劳动应有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因此,在高职院校,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开设知识产权课,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研究经济学、法学,有利于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掌握实用的社会科学知识,符合教育改革之方向。

知识产权是一门较新的学科,涉及面广,它涉及到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以及理工科各专业。特别是法学,工商企业管理必然涉及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管理和经济类专业还必须掌握各种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文学艺术离不开著作权法;理工科以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为主,也涉及著作法和计算机软件管理条例,因此,不仅法学专业要密切跟踪知识产权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补充和修改教学内容。其它专业,尤其是理工类专业,在专业学科建设中增添知识产权选修课程,可密切结合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竞争能力,使工科的专业学科建设更趋完善,锦上添花。因此,在专业学科建设中重视知识产权学科的配备,应当作为教改内容之一加以提倡。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开设知识产权课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和潜在意义的大事,符合我国国情,顺乎时代潮流,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学师资状况

纵观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紧随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之后。教育要深化,教师是关键,当我国第一部专利法于1984年诞生之时,国内尚没有一所院校具备专利法专业教师,更不用说知识产权学科的教师,国内的宣传普及依靠的是为实施专利法而培养的第一批专利代理人。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以专利法为主的知识产权课的任务就当然地落在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律师身上。近几年,由于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学术团体具备较强凝聚力,同一城市高职院校的专利代理人自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跨院校的、团结的教学研究集体,起始就是打破校际封闭。边教学,边研究,边提高,根据各人在知识产权学某个方面的研究特长,安排主讲任务,合作开课,更能保证教学质量,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好模式。

另外,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开设有法律系,与法律系合作开课,也是很可行的,法学教师具有坚实的法学课程理论基础,专利律师有与工业产权密切相关的理工科知识铺垫,两者互补,可以成为知识产权教学最好的搭档。

三、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材形成和日臻完善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和健全,知识产权教材的内容从单一的《专利法教程》、《工业产权》,发展到含知识产权全部内容的教材。华南、西北、华东地区的高职院校都先后合作编写了《专利法教程》、《知识产权教程》、《发明创造学》、《工业产权》等有关实用教材,其中较新的有2018年浙江省出版的《知识产权》教材,这是浙江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界几年来教学研究的结晶,全书共十二章,对知识产权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比较完整,着重基础知识,兼顾实际应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使用,也适应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的要求。目前尚没有统编教材,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编写全国高职院校统一教材。相信通过高职院校知識产权学术团体组织的交流,教材将更趋于先进完善。

四、高职院校不同专业选修学生心态分析

1、将来搞发明创造需要用,保护自身利益需要用

机械、电子系学生认为:“学了这门课长了不少见识,受益匪浅,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确有很大好处”,“以前只是从动画片和广告中知道专利这个词,但对它的了解却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现在总体上建立了专利知识的框架很可能会用上这些知识”,更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未来所从事的职业需要这方面新知识

经济、企管、财经专业的学生大都认为:对自己所学专业及今后的工作是大有用处的,可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需要;通过学习,我对知识产权诸方面都有涉猎,相信我能胜任写好这些文章的任务,这是最大的收获。”“学习这门课,提高了知识的铺垫。”

3、为配合专业学习,弥补不足

法律系学生认为:专业课偏重法学理论,一些与技术相关的知识学得很少,结构不甚合理,知识产权课给了一种全新的概念,学到许多更富实用性的东西,务实方面有所提高,补充了仅从法律角度学习的不足,弥补了专业知识的缺陷。

4、为拓宽知识面,多学门实用知识

带着这种目的选修的是艺术、人文外语、幼师专业的学生,他们认为:“接受了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充实了知识,扩大了眼界,”“有很大的实用性,今后遇上问题不致于不知听措,”“对自身发展有很大帮助,有助于整体素质提高”

总之,开设知识产权课受到选修学生的广泛欢迎。

五、对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学方式探讨

1、通过对各专业选修学生的调查,大多要求针对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知识产权重点讲授。经济、管理、商贸等专业要求突出商标法,反不正当竟争法,国际许可证贸易。在知识产权教学中,要做好“因专业施教”是不简单的,目前的师资力量尚不能实现这样的分散教学,有待创造条件和进一步摸索。

2、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加强操作能力培养。知识产权教学内容中占最大比重的是专利法,专利法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是可以结台大量实例讲授的,例如“三性”的判断,申请文件的撰写,侵权物的判定,专利文献检索等等。学生反馈来的教学建议大多是非常有启迪性的、可行的,对今后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六、关于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课程学分、学时和考试要求

实践证明开卷考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出题既要全面,又应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如专利和商标侵权的判断;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认定的问题等等,基本概念必须掌握,题目难度应当适中,这样的试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促使学生查书、思考,而获得高分却非易事。

开设知识产权课给工科专业带来了活跃的课外科技活动气氛,学生搞发明创造踊跃,申请专利者多,有不少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自己撰写申请文件,这也是知识产权学科实用性方面的一个最好例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各专业广泛开设知识产权课应成为教育界有关人士的共识,希望引起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愿拙文能成引玉之砖,与在知识产权教育方面已有收获的高职院校同仁们交流切磋,以求层楼更上。

参考文献

1. 刘激扬: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展望[J].知识产权,1994(4)

2. 柯维中:师范院校的知识产权教育[J].知识产权,1992(3)

3. 郑友德:德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的教学及启示[J].知识产权,1994(2)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为12C1249],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永州市科技局重点项目“湖南农业地理标志保护战略研究”课题[项目编号为2006ZK 3049]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专利法专利知识产权
美国新专利法下的“现有技术”(上)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陶凯元:《专利法》修改应坚持问题导向、契合专利特点、对标国际规则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中国专利法详解(缩编版)》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