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9-09-10马宗珏
马宗珏
(一)聊城市乒乓球场馆数量及其分布情况的调查
乒乓球运动场地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前提,从聊城市乒乓球场地和设施的建设来看,在大程度上制约着聊城市的乒乓球发展。比如,公共乒乓球设施不足,并不能满足大众需求;乒乓球设施维护不到位,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社区配套的乒乓球场地较少,并且极其不标准。
(二)聊城市乒乓球器材的经营状况的调查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聊城市乒乓球器材配置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除市级乒乓球比赛场地设备齐全外,其大众体育的乒乓球室内场地较少,而且室内设施建设比较一般,而且很少对外开放。大部分乒乓球设施为室外场地,乒乓球器材匮乏,绝大多数的社区只有一至两台乒乓球案子,甚至有的社区没有乒乓球案子。
(三)聊城市参与乒乓球运动人群的调查
根據调查群体的年龄段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参加乒乓球运动,年龄段基本集中在17岁以上和55岁以下,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8.4%和22.5%。其中17至25岁的居民占总调查人数的13.6%,在年龄段的调查中占据第三位。26至35岁、36岁至45岁、46岁至55岁三个年龄段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7.5%、11%和8%。
经过调查,其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退休人员,没有工作压力,并且有空余时间和兴趣参加乒乓球运动,并且认为乒乓球运动有利于增强肢体灵活性,延缓衰老;二是青少年,喜欢乒乓球运动,认为乒乓球运动能够缓解学习压力,释放活力,提高身体免疫力;三是社会工作者,认为参加乒乓球运动能够调节生活节奏,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总结其参加运动的动机可以发现,人们的首要目的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机能、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聊城市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经济投入调查显示,人均每年在乒乓球运动上资金投入一般低于200元的居民占60%,投入在200元以上的占据40%。
二、聊城市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结论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能够看出,聊城市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不是非常乐观,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乒乓球教练员比较缺乏,主要表现为,教练员的数量比较少,教练员的专业化比较低、指导力量比较薄弱。现在聊城市大众教练员主要是由街道办事处的人员兼职,没有社区健身的专门培训,不能准确、高效的进行服务社区。社区中乒乓球设备比较少,建设不标准。聊城市乒乓球建设和管理差,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乒乓球基本场地和体育设施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容易损坏。
根据调查,聊城市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人数较其他体育项目而言较少,在男女比例上,选择乒乓球的男性比女性人数多,占绝大部分。在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人群中,有着相对稳定工作和离休人员占很大比重。由此可以看出,时间是参加乒乓球运动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参与者的收入状况,也制约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在聊城市大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基础,但是,整体来说,参加人数少、资金投入低、教练员人数缺乏而且专业水平差。
三、聊城市乒乓球运动发展对策分析
(一)大力宣传乒乓球运动
聊城市可以通过社区广播、专栏等形式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引导,加大乒乓球运动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到,乒乓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调节心情,而且还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规范,能够扩宽发展空间,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加强社区乒乓球文化的宣传和管理,创办乒乓球俱乐部,调动人们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积极性,引导人们向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方向发展。
(二)提高教练员水平
训练员的指导水平是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壮大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加入乒乓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乒乓球运动队伍越发壮大,教练员的人数和专业水平就更加重要。乒乓球运动需要一定的技术性,有很多人因为得不到技术指导而慢慢对乒乓球失去兴趣,积极性大大下降,因此应该加强乒乓球技术指导,加快壮大乒乓球教练员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体育教练员的上岗制度,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发挥教练员在技术指导、意识培养、知识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加大乒乓球事业的投入
举办具有特色的业余乒乓球比赛、俱乐部比赛、青少年友谊赛等,加大对乒乓球的精力投入,在促进竞技性乒乓球比赛的同时,发展大众乒乓球运动。聊城市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联合有能力的企业及热爱乒乓球运动的人士,修建不同层次的乒乓球训练场地,科学合理的安排使用场地,淡季时段场地可以无偿或者低价提供给群众使用,这样不但可以缓解一部分受经济条件限制的群众的锻炼问题,还能提高对场地的利用率。
(四)增强青少年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热情
想对而言青少年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比较稀少,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宣传乒乓球运动,中小学的体育课可以增加乒乓球运动的学习,使青少年体会乒乓球的乐趣,青少年参与乒乓球人数的增多,才能促进聊城市大众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青少年现在学业压力大,在空闲之余,就可以让孩子投身乒乓球运动中去,既能放松压力而且又能锻炼身体,增加一技之长。参加乒乓球运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同时,也获得对美的感性认识,从而产生羡慕、欣赏、对比、实践的感知意向,诱发自身审美兴趣,产生积极的、向上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