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9-09-10陶其文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治

陶其文

摘 要: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使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治;复垦;项目的突出问题

前言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其内涵是在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景谷是以傣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是云南省第四个大面积县,距普洱市160公里,地形以丘陵山区半山区为主,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属亚热带山区季风气候,年均相对湿度77%,平均气温22.2℃,年均无霜期354天,具备热带、亚热带植物快速生长的优势条件。从全县的农业发展情况看;2/3的耕地都属陡坡山地,缺水缺肥,粮食产量低,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含量低,农业生产分散,生产能力低下,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下的农场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对比差距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贸易市场全面放开,国外农产品的大量涌入,我国的农产品及粮食作物没有竟争能力。国家粮食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现如今,各行各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发展进步加快,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基本农田被征占,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对此党和国家领导非常重视;在资源开发与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出台了行之有效法律政策,在《土地管理法》第一条明确了,为了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发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国家2008年10月1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景谷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本县实际,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举全县之力,大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水务、农业、国土等多部门联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

县国土资源局积极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投入,加快全县农业发展步伐,自2003年组织实施了永平镇迁糯村东冷土地整理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先后完成了河东、太平、蛮腊、迁营、平寨、文东等10多个项目建设任务,共完成投资2个多亿,建设规模达15万亩,对项目区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平整了土地、修建了沟渠、配套道路、治理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按亩均增产粮食50公斤计算,全县可增产粮食7500多吨,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矛盾也充分显现,加大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力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在土地整治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充分反应出很多矛盾和突出问题,希望在今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既经济又安全、适用性强的原则,进行规范化管理,重点解决好以下几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项目招投标问题突出

按招投标法的相关要求,加强招投标工作的全程监管,建立诚信机制管理平台,完善备案审查措施、办法。做到公平竟争,严禁领导打招呼和公司资质转借、买卖、租赁、分包、转包等不良行为。中标单位在标书中明确的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执行压证施工要求,严格管控好招投标工作纪律。

不然,就会影响后期的项目实施管理,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影响最为突出。1、工程质量难以监管;技术人员不到位,技术力量不足,不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2、管理工作不到位;机械配备不足,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责任纠纷不断,难以协调解决。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3、中标后出现买标、卖标、分包、转包等不良行为,施工费用难以保障,矛盾纠纷太多,施工管理难度加大,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二、项目投资计划不够科学资金管理使用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是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安排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和开发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好可行性研究,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建,项目的投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平坝和山区不尽相同,平坝5000元/公里能修一条毛路,而山区10000元/公里也难以完成。从完成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看,由于亩均投资标准低(1200—1800)元,规划设计的道路、沟渠和其它工程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1、工程单价标准低,和其它部门实施的项目相比较,同一地点区域,相同的质量标准,以M7.5浆砌石为例,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单价为:280元/M3,公路部门的工程单价为:320元/M3,烟水工程单价为:360元/M3,所以我们请来的施工队人员经常跑到其它工程项目工地上施工,施工人员难以保证,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2、资金管理使用问题突出,专款专用没有落到实处,不能及时拨付用于项目工程建设经费,出现了没钱购买材料,拖欠工人工资,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结合项目区实际做好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和资金预结算工作,做到功能设施齐全,布局安排合理,运行安全可靠,下达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計划。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三、项目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能否顺利组织实施,规划设计是关键,虽然项目的结构没有高科技复杂的技术要求,但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置、精心设计、达到经济、安全、适用的效果,也并非易事。从完成实施的项目来看,规划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1、闭门造车,实地调查不够深入,设计人员没有对项目区的现状、地形地质结构、水文气候条件等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导致了有的引水沟渠的取水点没有水源。规划设计的田间道路有的布置在高坎上、车辆无法通行,有的布置沼泽、滑坡地带,按设计没法组织施工。

2、规划设计布置不够合理,项目区内主干道田间路过河段没有设计相应的农桥、管涵、不便于农业生产运输。有的排水沟渠尺寸断面难以满足排水要求,农业物易受洪涝灾害,受损严重。有的排水沟渠末端没有设计相应的尾水处理工程设施建设,河坎、岸边冲刷、坍塌受损严重,基本农田得不到有效保护,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3、明渠与管道输水的合理布置,明渠适用于平坝修建,具能保护田间道路又方便维修管理,但需要占用大量耕地。管道适用于山区布置,可减少大量的土方开挖,保护生态环境,节省占用大量土地,便于施工,省工省时,是首选的输水建筑材料。适用于山地引水工程,而不利的是;容易受阻,不便于维修管理。只有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合理选择,才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益。

4、平坝与山区的工程措施各异;从以往实施的建设项目工程看,无论是土地平整工程还是排灌水系统工程,平坝的设施配套和技术标准要求都要高于山区,施工难度相对较小,效益更为明显。而山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难度较大,实施的内容更多,涉及的综合技术性强,如:林业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等。

四、山区土地开发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应统筹规划实施

1、山地分为陡坡地和缓坡地,就陡坡地而言,大于25度以上的山地原则上不能进行大开大挖,台地开挖要因地制宜,避免扰动土层,土体失稳,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部分地块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植经济林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气候,防治风砂灾害,对周边农业物生长十分有利。

缓坡地应充分考虑机耕种植要求,结合当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制定平整土地的措拖办法,如甘蔗主产区不宜开挖台地,不便于机耕和人工砍运。具体方法是;挖填结合,合理调整地块坡度,分片分块统一规划实施,合理配置排灌沟渠和生产道路,才能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域面积大,陡坡山地多,山箐、河道坡度较陡,山洪冲涮严重,地质隐患普遍存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工程设施,治理地质隐患,合理布置排水沟渠,特别需要完善尾水处理工程建筑和拦砂坝工程建设,工程效益十分明显。反之,容易造成周边冲涮、坍塌和山体滑坡,损失严重,群众反应强烈。

五、制定和完善后期的工程管护措施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后,后期管护存在较多问题,如工程竣工后期管护需要大量资金,但项目所在地财政难以满足管护资金需求,群众对工程管护自觉性不高或没人看管,严重影响了工程正常运行和项目效益长久发挥。只有多渠道配置工程管护资金,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的最大效益。

结论

因地制宜地设计项目规划,严格监督管理,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等保障措施,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促進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颜学毛:对土地开发整治工作思考,国土资源导刊。

[2]陈良: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意见。

[3]王秀茹:韩兴、朱国平;关于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研究。

[4]文云云:浅谈土地开发整治的问题及对策。

猜你喜欢

土地开发整治
撮粮之术(下)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探讨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开发母企业土地模式探讨
从“侗蛮之地”到“内地的边缘”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土地开发重点区域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