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09-10田大巍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新工科

田大巍

摘 要: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促进以智能、精准、低耗为主要特点的再工业化,期望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能占据领先位置。这些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工程教育能否培养出大量创新工程人才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及引领下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计划,其目的在于引导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0 引言

当前,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产业革命正在迅猛展开,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大数据以及云技术等新科技快速改变着汽车行业的产品业态、商业模式和技术方向。产业变革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但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新四化”发展需要大批跨学科交叉的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这对汽车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和国际视野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新工科视域下的专业建设方向

车辆工程是机械工程的二级学科,与特定行业联系紧密,具有浓厚的工程应用背景。笔者所在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立足于轨道车辆领域,依托“卓越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着重培养轨道车辆领域创新务实应用型人才。而新工科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理念方面:服务国家重点行业发展战略,围绕行业需求主动规划,紧密追踪行业发展趋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全过程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在改革途径方面:根植专业的传统优势进行改革创新,适应新时期专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在具体实施方面:围绕专业定位与行业产业需求,从专业工程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以及达成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形成教育、研究、实践、创新创业的完整体系,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能持续改进的动态培养机制;构建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能力培养模式,形成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人才培养平台。

2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面向“新四化”的培养目标

新工科背景下的车辆工程教育改革应该是一种全新的理念,首先需要根据汽车行业发展及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以结果为导向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工科背景下对车辆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首先,通识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依然是实现新工科教育的基础,应扎实掌握车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次,工程专业认证对新工科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应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提出的本科毕业培养要求,提高专业人才解决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国际视野,掌握全球汽车前沿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后,为了适应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快速发展,培养的车辆专业技术人才还一定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在上述目标指导下培养出来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才能适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引领汽车技术变革,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2.2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轨道车辆的工程师将面临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有效解决工作现场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通过在学生中组织课外科技活动,聚集对车辆领域重点知识领域感兴趣并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针对车辆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维护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然后,针对各种解决方案以比赛的方式进行评比,从而带动整个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3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强化工程创新能力的特点。首先,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参观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机车车辆产品结构、原理的认知。其次,在机车车辆设计制造企业、铁路运营与管理部门设置校企合作基地,通过双向选择模式使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深度参与行业企业的生产与研发工作,熟悉行业流程和工作方式。最后,针对车辆领域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多元化考核,多角度评定

课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车辆工程导论课程的考核方式有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多采用开卷笔试,考查多采用小论文或报告。但这种形式的考核侧重知识,轻视能力,不利于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建立完善的考核系统。注重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为保证课程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从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水平、沟通交流能力、个人道德修养、个人平时成绩五方面进行评定。(1)对理论知识水平,采用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考核;(2)对实践能力水平,采用现场实操考核;(3)对沟通交流能力,采用学期总结及面试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4)对个人道德修养,按照学校学生对个人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行考核;(5)对个人平时成绩,由任课老师按照《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取平均分,以评定学生是否达到专业教学要求。这种评定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可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反思和改进。

3 结束语

经过改革实践,教师教学工作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都显著提高,学生系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新工科视域下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可以有效推进车辆工程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同类专业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正伟,周红坊,李茂国.面向新工业体系的新工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7(3):15-21.

[2]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13.

[3]林健.深入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组织和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18-31.

猜你喜欢

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车辆工程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实验室开放探讨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初探
独立院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