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9-09-10陈雪冰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陈雪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不仅包含基础的成语、汉语拼音、多音字等基础常识,同时也包含写作和多文本的阅读等拓展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具型学科。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的薄弱项目都是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以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明确提出,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读写活动时,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为读写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倡导科学利用文章,根据内容形式和蕴含的意义,为小学写作提供相应的素材,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提高读写能力的结合,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进行阅读积累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不稳定,缺乏耐心,阅读是一个考查学生耐心和理解能力的学习模块,小学生接触的阅读篇目主要以记叙文为主,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接触的记叙文大多以叙事、写人、写物为主,主要涉及各种情感的表达和抒发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在写作学习方面,学生需要高效运用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把握人物的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认真刻画人物形象。但是就目前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的精髓,对于一些人物的细节刻画仍然没有把握到位,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阅读耐心,阅读积累量还需提高。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展开的第一步,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和头脑的灵活度提高尤为重要,学生的阅读量往往能够在写作中得到体现。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平时积累阅读素材,为自己的写作积累足够的材料。小学是学生学习的早期阶段,一些家长可能认为学生可以在学校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人们没有意识到学生在读写训练方面的差距。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学生的读写能力较差。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累阅读量,这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深刻意识到一个问题。阅读是语言的积累,是知识的增长、自身经验的增强、未来学习的基础。小学生正处于生活和书本匮乏的阶段。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很少对写作感兴趣,学生在写作中面临没有可写的材料,所以他们对写作没有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例如《荷花》这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可以带领学生先学习荷花的外形特点和比喻句。(1)文中描写荷花的句子有哪些?(2)文中我变身为荷花的语句运用什么手法?(3)同学们要将文中我变身为荷花的句子进行背诵等。教师要培养学生不断阅读文章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能力的过程中积极吸收他人文章的优点,从而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二、对文章进行仿写

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就是“天下文章一篇抄袭”,难道就没有原创文章吗?有原创文章,但一旦原创文章出现,就会有数以万计的文章,内容大致相似。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写,当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有些学生没有办法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甚至自己写作文都写不出来,更不用说文章内容的好坏了。因此,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语文教材内容很丰富,学生可以模仿文章的内容自己写。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故事或例子。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将思考人物、事物和场景的写作技巧。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一定的收获,认识到读写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说《触摸春天》,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上的语言简练准确,并且文中还运用举例子、做比较的写作手法。学生可以了解与《触摸春天》有关的知识,体会作者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原因。学生探究此种原因的就是学生对阅读兴趣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仿写《触摸春天》这篇文章,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句子,加深对课本的印象,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拓展想象力

在开展小学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运用想象力续写。学生续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测试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写作方面的认知,从而达到教师设置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最初目的。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天,因为穷苦而被冻死的故事。教师在讲解此篇文章过程中可以表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揭示当时社会人民疾苦和当时统治者对人们的剥削、冷漠甚至是无情的一种谴责,文章的末尾是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不管是已经走向社会的成年人,还是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小学生都会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表示同情,并且会与现在的自己形成对比。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孩子的生活有着最基本的保障,还有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教师对孩子的关爱。那么教师就可以提出文章进行改写,教师可以改变小女孩最后的结局,小女孩最后把火柴全部点燃,没有在寒冷的冬天被冻死。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对小女孩未来的生活,甚至是文章之后所出现的故事进行合理改写。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是对文章阅读兴趣的一种提升。学生只是单纯的阅读文章而不进行写作,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属于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四、提升學生想象力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虽然世界比较简单,但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阅读的内容自由发挥,在文章中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想象力进行无限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燕子》这篇课文,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1)春天的燕子是应该在哪里?

(2)燕子的外形都有什么样的特点?(3)燕子在空中会是什么样的形状?(4)春天的燕子你喜欢吗等,教师设计这一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课文后,然后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没有话说,没有材料,甚至直接不写的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相互合作,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提高学生之间的作文能力。

五、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主导的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影响下,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扮演领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给学生积累阅读素材,培养学生对素材进行仿写的习惯,让学生将想象力发挥到写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增强学好学生语文效果的基础,最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于秀芳.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

[2]王少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

[3]付丽.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8(42).

(责任编辑 林娟)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