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9-09-10王富玲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王富玲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本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追求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中具有抽象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不高,在高效教学的策略上就要更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对教学进行优化,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要发挥出自身主导者的作用,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将小学数学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前言: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新课标的影响,大多教师都在做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但是实际的教学效率不高,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就依然采用灌输教学,以保证教学的效率。这与新课改革和标准都相违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建立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的去改变,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以发挥,不仅高效的获取知识,也能有全面发展,构建高效课堂,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思想和核心素养的建立。

1 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以学生的有效理解学习为核心

虽然进行了新课改,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高效课堂的构建也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加强,依然使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领导者。对于此,教师需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并以理念为核心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發挥出教学主体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避免形式化的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注重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1]。

在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参与教学为基础,培养数学认识,教授学习方法为方向,保证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小学生有效后的知识能力,可以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有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加减法”的教学目标上,不能只关注在几加几等于多少的单一计算,要注重学生对于加减算法的理解,使学生可以认识数量变化,理解加减原理,这样学生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并有数学知识认识上的提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知识内容呈现上,教师要关注到学生年龄下的兴趣缺乏和能力薄弱,所以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呈现,并设计逐渐深入的推理过程,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完成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多边形做不同形象的呈现,并引入多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然后针对多边形面积的逻辑推理,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起始,借助图形移动、拆分为方法,逐步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平行四边形、梯形、多边形的计算,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效的总结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并培养数学逻辑推理思维。

2 在教学结构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

教学结构有学习目标、课堂评价、教与学,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肯定是教学知识,培养素质,但是要实现高效教学,课堂评价和教与学结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作内容。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需要在课堂评价上做出改革,发挥出评价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能偶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向,在自主学习中建立良好的知识认识。传统教育下的课堂评价都是阶段性的,并且其评价标准都是以成绩为主,过程评价较为缺乏。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主动表现,也处于限制的情况,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兴趣和能力也就会随着机械的学习逐步降低[2]。因此,教师需要在有效知识教学的目标下,在课堂评价上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让学生成为知识教学的一份子,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例如,在《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就不要去限制学生的理解表达,让学生不要害怕错误,进行积极主动的表达,并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激励。这样就能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数学学习状态,能够去做思维探究,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为全面,也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感受,有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

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一体的,相互促进,实现合作学习,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小学数学的教和学结合,主要是让学生成为教学的内容,而教师成为学习的工具。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提出多位数怎样相乘的问题,让学生去做教学探究,而教师在其中发挥激发和引导的作用,使课堂中的数学知识呈现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所得,也就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在教学流程上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在教学流程上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引导,还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使核心素养可以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行教学反思、完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引进先进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得到提升[3]。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小组中的学习状态,如果出现学生不专注,没有有效讨论交流,及时的教学中进行调整,然后在教学之后总结经验,是否需要在小组教学中增加引导问题,让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理解学习,最后反思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逻辑推理,有没有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做适当的方法改革,以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会在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得到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程能够成为学生养成核心素养的过程,实效全面培养。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不单单是让学生高效获取到数学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能力上的培养,处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从而获得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综合素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流程进行有效改革,让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在课堂中的得以发挥,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建立自主学习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继桂.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思考[J].学周刊,2019(34):48.

[2] 唐梓兰,唐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9(34):81.

[3] 于奋.试析如何打造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9(32):59.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