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和应对策略
2019-09-10韦燕青
韦燕青
摘 要:文章主要以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为前提,积极分析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且制定响应解决措施,目的在于改善档案管理工作问题,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关键词:档案管理;职业倦怠;社会认可;职业体检
医院作为公共服务行业,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为公共服务事物。医院档案涉及范围广泛,并且在医院紧张、连续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加,如果不能在档案管理中适当缓解与处理这种压力,就会在工作中出现倦怠情绪。惠州市医院结合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积极展开调查,并且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定科学应对策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
1.调查对象
惠州市直16家综合医院展开调查。参与调查人数为100名。参与调查的档案人员均符合档案管理经验4年以上,并且没有任何精神障碍或者心理障碍,参与人员均为自愿报名。参与人数中,男性40名,女性60名。年龄分别为27-53(39.56±9.74)岁,档案管理工作年限分别主要在4-30年。学历包括中专30名,专科34名,本科36名。初级管理人员为57名,中级管理人员为35名,高级管理人员为8名。
2.调查方法
制定调查问卷,对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和心理咨询。
调查的工具: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80 量表),该量表共有 80个选项,分为七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及精神病性。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问卷信度为 0.68,效度为系数为 0.78。 根据本研究情况,选取 SCL-80 的统计指标主要分为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总分:80 个项目单项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因子分共包括 10 个因子,即所有 80个项目分为 10 大类,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参照国内相关标准因子分为≥27分、≥8分、≤24分,总分超过 180分,进一步检查。
工作压力量表中的压力源分量表,该量表包括 50个题目,分为 3个维度,分别是教育教学改革、學生、医院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本问卷信度系数为 Q=0.9376,效度系数 r=0.8。
建立实证分析模型,检测问卷信效度,作出实证研究假设:H1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在性别、年龄、婚姻、职称、学历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H2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在性别、年龄、婚姻、职称、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H3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建立SPSS分析模型,检验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各维度的指标,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差异,通过回归分析探究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机制。
二、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结果分析
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的100人中,结合调查数据与资料分析,发现职业倦怠率为60%。其中轻度倦怠人员、中度倦怠人员、高度倦怠人员分别为35人、20人、5人。
对比倦怠人员中性别情况,发现女性倦怠率明显较高,统计法分析发现差异为(P=0.0246)。从维度角度分析发现,差异为(P=0.0943,0.2569)。具体倦怠比较见表1。
年龄段不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也具有明显差异。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问卷调查过程中,将个人成就感作为降低对象,计算其中出现的职业倦怠差异,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两方面所体现出的年龄差异统计计算为P=0.001,0.002。并且这两个维度中,45岁年龄段得分最高,具体年龄段不同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比较见表2。
学历不同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调查中发现,本科学历是情感衰竭分数最高的群体,其次为大专学历,最后为中专学历,其中差异值为P=0.001。其中具体学历差距下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比较调查见表3。
三、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1.职业选择错位
结合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发现,档案室管理人员选择此岗位,具体包括主动选择此岗位、被迫选择此岗位两种。因为存在被迫选择的因素,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方面没有顺利转变,仅认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铁饭碗,态度不端正,对于档案管理兴趣小,从而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出现倦怠情况。
2.工作价值体现不到
自我工作价值得不到体现也是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档案管理包括收集、整理、开发、分离等,与医院其他科室不同,档案管理并不受到过多重视。这样一来拥有远大抱负的档案管理人员,长期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却看不到自身的工作价值,期望档案管理工作与实际管理之间存在差距,久而久之最初进入岗位的工作热情不断被消磨,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3.社会认可度不高
档案管理工作十分复杂,不断重复的工作模式,造成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十分枯燥。医院作为公共服务系统,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所以对档案管理方面忽视,这样一来社会对医院档案管理的认可度下降。档案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档案整理工作,工作强度非常大,却无法得到社会认可,这也是造成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四、基于职业倦怠调查缓解人员职业倦怠
1.积极制定档案管理职业体检
医院档案管理中,针对档案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积极制定档案管理职业体检项目,及时了解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变化,并且对其展开客观、系统评估,及时发现档案管理中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化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心态变化直接决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工作年限较多的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心态经过不断的磨损,需要以档案管理职业体检的方式,及时进行修复。端正档案管理人员的心态,同时还要及时进行工作反思,引导档案人员明确档案管理目标,并且积极发现自身的特长,这样才能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并且调整档案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倦怠心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为医院档案管理减少职业倦怠压力。
2.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心理知识
档案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情况,对档案管理工作十分不利。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心理知识,从主观能动性上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与此同时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增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能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引导档案管理人员积极自我安抚,减少档案管理职业倦怠情绪。从自我认可角度出发,认可自身在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同时发现自身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搭配情感转移方法,及时发泄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将注意力成功转移,可以选择可以倾诉的对象进行倾诉,或者与朋友之间沟通交流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
3.始终坚持人本管理理念
坚持在档案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注意档案管理工作中方式的创新,制定人本管理方案,尊重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并且给予档案管理人員更多关怀,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平台。提高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可度,积极与档案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档案管理工作困难。营造轻松愉悦的档案管理工作氛围,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体会到医院对其的关心,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归属感。增加档案管理人员的社会认可度,认可档案管理人员的价值,尊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职业威望与社会地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舒适度,尊重档案管理人员的自主权,由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从而逐渐消除档案管理倦怠情绪。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情况,发现档案管理中工作人员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职业倦怠情况,对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医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为档案管理人员创造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利用职业道德培训的方式,端正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心态,为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高,职业倦怠情况改善提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
[1]井东亮.浅谈医院档案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114-115.
[2]匡崇书,王 玲,邓灿友.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应对措施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0):34-35+46.
[3]蔡茜茜.泌尿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