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研究

2019-09-10李海莉

电子商务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商院校

摘要:本文主要以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路径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参与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价值为主要依据,从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双创环境、校企合作模式、实施跟踪指导服务模式、实施远程教育模式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使其可以更好的为农村电商发展进行服务。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农村电商发展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18BZY014)2018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项目编号:LZJY18BZC01)。

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对各种服务于农村资源进行嫁接,进而使农业更好的进行升级、发展、增收,真正的做到为三农服务。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物流业和快递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通信和交通等基础的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电商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培养人才时,结合当地农村电商发展路径,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使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电商发展路径。本文针对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

1、湖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现在不仅有实体市场,还有网络市场,中国的网络发展就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电子商务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阿里电商天猫淘宝“双十一”的战绩从2009年的5000万元一跃到2018年的2135亿。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高度重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村电商纳入国家战略体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农村电子商务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实体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湖南是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产品在全国产量居前五位。湖南也是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共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49个,把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企业,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效明显,2017年全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800亿元。据《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报告:“湖南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在全国排名第12位。平江县、新化县进入全国贫困县销售前十强,分别排在第3和第7位。”[1]大大缓解了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市场消费。

2、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通信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已经普及了移动互动网,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新模式和新主体不断出现的形势下,因为我国农村地区农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以至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导致农村信息网在完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若缺乏其中一个物流体系,那么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2]。因此,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匮乏属于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问题。

3、地方高职院校参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价值

3.1 有利于缓解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的困境

经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村普遍存在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一些上了年纪的农民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一部分岁数小一点的也只在网上买卖东西,无法做到对农产品进行项目运营和规划,品牌意識尤其缺乏。湖南省所有的县市区农村电商企业都反馈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高薪聘请的城里电子商务专家又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而工作几个月就走了。2019年元月7日,湖南教育政务网发布的《湖南省公布高职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和卓越职院名单》确定了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120个建设项目及18个培育项目名单。经统计,以“电子商务”为核心专业申报专业群的仅有4所,唯一的地方高职院校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商贸服务群提出的是“满足和引领湘南地区现代商贸服务产业的发展”,仅有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商务专业群提出“聚焦农村电商领域,重点培养湖南农村电商行业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农村电商人才缺乏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短板。农村电子商务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不断改进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尽快弥补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缺口。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基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职院校的职责使命。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大省,深度破解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更是地方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2016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院校每年300多万名毕业生中52%来自农村家庭。”[3]地方高职院校来自农村学生的比例更高,有的占到80%左右。地方高职学生在城市只能找到每月3000元左右的工作,城市生存竞争压力比较大,农村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农村更加了解、更有感情,更能吃得苦,更愿意回乡镇和农村创业就业。他们经过三年高职教育,对城市文化也有了较好的体验,此类高职学生更适合成为农村电商人才的主要力量。

3.2 有利于提高专业产教融合能力和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作为面向社会培养实战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参与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大省,地方高职院校参与服务农村电商发展,立足于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现实,将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职业岗位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将教学与生产融合,提高专业发展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

3.3 有利于提高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度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农业3.0 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时代,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帮助进一步完善电商平台,能够为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空心化”的局面;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实行准扶贫,解决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免受出外打工奔波之苦,更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产供销体制改革,加快乡村振兴。

4、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路径

4.1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多个学科的交叉型专业,学员应当对各个领域内的知识都要有储备。[4]农村电商人才在掌握电子商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得熟悉农村实际情况。因此淡化学科边界,跨学科整合课程,要让技能与农业有机衔接起来,以农产品知识为核心,以电商技能为导向,用“农业+技能”模式设置课程,开设由关联专业老师联合授课的综合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网上销售与推广农产品,组织与规划农村电商项目,独立的在各大农业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物流与运营工作等。开设课程必须校企合作,加强与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农产品企业的合作。同时因为学生和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没有在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工作的经历,在工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强,没有职业思维和职业习惯。故须增开职业素养课程,培养他们的职场观念和生产过程中标准化意识,改变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不规范习惯,增生他们扎根农村电商工作的情感。

4.2 营造双创环境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社会发展迅猛,市场瞬息万变,对农村电商人才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只有具备了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才能在社会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地方高职院校积极为学员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邀请成功的农村电商发展的行业企业专家团队担任实践课程教学,充分整合政府部门、电子商务发展层面的行业企业、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研究方向的新型农村的经营主体等资源,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创新与创业层面的发展环境,加强对学员进行相关项目的培训与跟踪孵化。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娄底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主要学习农村生产经营知识与技能,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解读、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创建管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农民手机应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APP或湘农科教云平台APP注册及学员评价、互联网上产品买卖及网上开店、农民创业创新等课程为重点内容。并承诺将安排相关专家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服务,为学员解决技术难题,全力支持学员们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创新创业工作。

4.3 校企合作模式

学生从学校毕业一直到进入企业,即便是其经历了实训和顶岗实习以及跟岗实习,但是在进入企业以后仍然需要适应的时间。针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企业的应用相脱离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保证农村电商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地方高职院校可以和电商企业一起创建一个实践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把企业和地方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相关工作岗位进行适应。

4.4 实施跟踪指导服务模式

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师队伍可以从农民角度出发,把全面服务作为基础,指引各类电商专家与创业成功人员,创建帮扶指导小组,注重对个体需求的满足。通过提供給农民创业活动和生产经营精确式的指导,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为其提供相应的产业指引和政策咨询以及技术支持,尽可能的保证农民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4.5 实施远程教育模式

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师队伍可以对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充分运用,并根据电商培训的实际需求,通过相应的通讯手段,对学员进行远程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农民的信息意识,使农村可以成为高素养的新型农民[5]。此外,可以创建微信群和QQ群等形式,对相关专家进行邀请,并由地方高职院校教师专门进行负责,在第一时间和接受培训的农民进行互动和交流,以便于及时解决农村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农村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电商专业,需要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主体进行丰富,多和当地农村电商规模企业、电商产业园、淘宝村镇、电商创业园等进行积极合作,进而使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做到有效融合,以便于对三农进行更好的服务,使农村电商可以得到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商务厅.2017年湖南省电子商务报告[EB/OL]. http:// swt.hunan.gov.cn/hnswt/xxgk/tjxx/mysj/201805/ t20180508_5008758.html. 2018-05-07.

[2] 蔡文春,魏鼎,刘星余等.川东北地区高职院校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群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3):21-25.

[3] 王万川,邓光,顾云鹏.“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实践路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8(2):42.

[4] 宋玲君,郭文,江汤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子商务, 2017(2):83-84.

[5] 刘媛,徐佳,王晓轩.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5(13):135-136.

作者简介:李海莉,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电商院校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电商下乡潮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