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9-09-10杨维新杨云鹏杨坚争

电子商务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杨维新 杨云鹏 杨坚争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与其他学科具有强关联性的科目,以“互联网+”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并与国内外最先进技术同步,成为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阵地。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专业性质展开分析,并结合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研究了高校如何加快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问题,并构建了产业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引言

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提出《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使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传统产业的转型与改造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带动效应。腾讯表示,伴随数字化进程加快,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要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阿里巴巴也发布了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助力制造业变革;百度、京东、美团、小米等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向产业互联网进发。

这种“互联网+”大潮的涌动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亦产生了深远影响。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高校进一步破除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对既有的学科组织模式进行深入改革,并不断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恰好为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亟需的信息与资源条件。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将其结合融入电子商务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真正实现“互联网+高等教育交叉学科”的完美结合。

本文选择电子商务学科人才培养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上海理工大学近年来将“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成果与电子商务交叉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对产业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以期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来改造并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在保障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升电子商务交叉学科人才的创新技能与实践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的弊端与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尚存在着以下弊端:

(1)教材内容落后难以及时更新

由于电子商务发展极其迅速,教材理论内容很难及时全面反映现实实践。当前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电子商务相关教材理论性侧重于消费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商运营环境及相关理论介绍,对产业互联网模式的认识不足,部分专业词汇、缩略词以及复合词平时较少涉及,再加上本科生自身所拥有的课堂时间有限,课上对该部分专业词汇解释程度较浅,令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结合本科生自身能力与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分析,改革现状刻不容缓。

(2)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活跃课堂

当前的电子商务教学主要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为学习核心,以教师当堂讲授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此类的教学方法呈现出偏重理论与表面内容的讲解,弱化了学生在实践中独立探索的环节,从而最终形成学生过度依赖讲师、自主学习能力弱、独立思考探索的求知心理被扼杀。仅仅是在被动的接收新内容、新定义、新理论,但自我感觉部分内容抽象无味。因此,若放任该模式继续而不做出改进,则难以培育出极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创新一种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与主动性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3)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能力教学不足

电子商务实践课时偏少、内容不够新颖,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的理论性固然重要,但是电子商务的应用性和创新模式才是企业重视且对学生是最有益、最有用的。根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计划,《电子商务》的课程学时一般在48学时左右,原先的理论和实践课时安排比例一般在3:1或2:1左右,原先的电子商务教材對电子商务相关平台的上机实践内容本来就少,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社会调研实践内容更少,且没有系统全面的对电子商务最新前沿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再加上毕业生每年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有关部门的几率不足百分之五,在此现状下偏重理论的教学模式更易使得用人单位产生“思想僵化、缺乏创新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偏见。从而使得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与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相比失去竞争机会。由此可见,要提升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是拓宽其就业机会的必经之路。

2、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内涵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的学习模式内涵概括如下:

(1)培养模式的优势

首先我们在建立高校电子商务的互联网+载体模式时,需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教育模式”势必会冲击传统班级制模式但其并非彻底摒弃传统教育,而是迎合新时代而产生的强大推动力。在与其相结合并投入实际运用前我们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看待这场创新性革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赋予我们新的可能,利用该载体,可以使得教育拥有辐射至每一学生的可能。且“互联网+”属于开放式教育,使得封闭课堂权威对于知识的孤岛转化为人人创造知识、人人分享知识、人人收获知识、人人运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便为课堂内部分枯燥乏味、甚至于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论提供了可供探讨交流的全新空间,也就让理论拥有被透彻理解的可能性。而互联网+最明显的三大优势可以归结为:1)资源利用最大化;2)教学模式自由化;3)学习过程个性化。

在传统封闭模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和消化知识的过程都相对呈现单一僵化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际创新能力均比较匮乏,而以互联网+形式学习有效提升学习灵活度,为学员提供更深层的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也为其提供最新案例以供其进行分析,进而有利于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以独立思考最终形成创新性思维。远程教育便于令学员抛开距离、时间、地点等考虑因素,充分利用有效时间进行知识接受。

(2)培养模式的设计

平台:联合各高校联合提供优质教师授课资源,分享最新资讯,以便促进课堂开放与学习模式改进,使学生具有获取最佳知识的机会。

企业:创建高校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平台不仅需要提供书本知识内容讲解课程,并且要有效切实提升学生实操能力,因此需要相关企业、机构提供实际案例,或者发布有关问题。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知识,自由选择想要进行研究的科学问题,并且设法去解决它。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其自主学习、信息获取、观察分析和实验研究的能力,还能锻炼其表达沟通和交流合作等创新能力。同时企业方面可以通过双向交流提取有效信息与方案投入实际应用。

高校:学校需要对相关平台学习记录进行统计,并及时更新学生学习数据,并安排相应考核测评,以检测学习效果。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适当施加压力,而在该范围外做出相应扩展计划,以记录考评,纳入学生最终分数评估的方式监督、保障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课外学习。也可以此逐步转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并配合平台资讯定期组织线下实际操作竞赛与创新性实践活动。

3、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剖析

3.1 拓展多方式教学模式与内容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企业数据与案例。这些大数据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网络教学模式采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结合特有的数据库管理和双向功能,让计算机系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完成情况实现更完整的跟踪记录。而且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之外,利用互联网接触到真正案例与科学问题,通过自主选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升决策水平和实操能力,长此以往便有助于自我总结,进而推出崭新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促进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创新。

3.2 加强社会实践与调研竞赛

在高质量办学、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希望同学们不仅仅学在课堂,更要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将课本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消化吸收,通过实践反复课堂学习。

我校“沪杏杯”电子商务企业调研大赛从201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完成五届比赛,第五届比赛从2018年10月开始筹备,共吸引了来自光电、管理、环建、版艺等多个学院的59支队伍239名同学参加,比赛沿用了“本科-研究生”共同组队的形式,比赛先后经历赛前培训、实地调研、报告撰写、初赛筛选和决赛答辩阶段,赛程长达8个月。调研的企业案例有材料、有观点,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案例涉及不同的企业类型,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问题。

这种社会实践通过团队合作、实地调研和调研报告撰写的形式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既加强了理论学习,也增强了实践能力,对电子商务及相关各产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与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由此推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学习模式不仅在于提升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更有利于催生高校教学模式创新,让“互联网+”与教学融合,为新时期学习提供高效途径。

4、结束语

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大潮下产业互联网发展迅速,而在当前有限教学实践与教学经费条件下,我们通过结合产业互联网发展背景,将“互聯网+”与高校电子商务交叉学科教学的结合创新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夯实了教学质量和知识储备。在当前传统课堂模式中融入网络教学平台与大数据,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及第三方提供案例,强化此前相对薄弱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环节,为未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能力培育打造坚实后盾,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未来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嘉婧,吕美佳.跨境电商课堂中日语教学模式融合探索——评《电子商务日语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9(03):131.

[2] 李继林.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产教融合研究——评《互联网+视角下的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融合》[J].高教探索,2019(03):2+137.[3] 张郁萍.高校实践教学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以L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12):250-256.

[4] 范永艳.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商务教育模式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85.

[5] 向红梅.跨境电商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初探——评《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阿里巴巴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J].中国教育学刊,2017(10):132.

[6] 樊重俊,杨云鹏,张青磊.面向应用型人才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电子商务,2014(09):86-87.

作者简介

杨维新,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杨云鹏,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杨坚争,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