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彩教育”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2019-09-10贾彩梅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

贾彩梅

【摘要】“多彩教育”意味着色彩之多、精彩之多、出彩出众,以课程、课堂、校园文化为载体,是作者担任庆华小学校长多年对学校办学思想的实践和提炼。在“多彩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下,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师生的教育生活因为“多彩、出彩”而富有成就感。新时代呼唤“多彩教育”,所谓“多彩教育”就是指多样、多元、精彩的教育。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方仍然用升学率“丈量”学校,致使许多校长无暇研究办学思想,更谈不上多彩办学。在担任庆华小学校长期间,作者不断探索实践“多彩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关键词】多彩课程;多色课堂;多元文化

一、“多彩教育”办学思想的确立

2005年8月,我担任庆华小学校长。可庆华如何办,师生怎样发展?这是我反复追问、思索的问题。因多年的班队工作,我深感儿童的禀赋潜质、兴趣潜能、爱好不同,成才的可能性、指向性殊然有别,这决定了教育内容和方式必须丰富多彩。几经论证后我们确立了“教育应当异彩纷呈”的办学理念与

“多彩办学”思想。为此,一切以师生的发展为主,确定“奠定多元发展之基、挖掘多元发展之能、打造多元发展特色、培养多彩发展师生”的办学目标;确定了“师生为本、文化为要、质量为上、特色为翼、不等不靠、小步快走”的办学思路,“多彩教育”办学思想由此而生。

二、“多彩教育”办学思想的实践

1.纯洁管理团队,让“多彩教育”成为团队的奋斗目标。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这个头是整个管理团队。如果团队内发出异声,就会混淆教师的视听,左右教师的行为。故而,我一边尽力做一名人格树立者、愿景设计者、成长促进者、成果创造者、工作奉献者,以自身素养激励团队全面理解“多彩教育”。一边从管理团队入手,坚持以心换心的工作方法,让班子成员树立团结意识、公仆意识、务实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和忧患意识,并把办学思想视为前进的灯塔,努力做到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同担。

2.实施“心育”工程,让“多彩课程”成为师生发展需求。创办适合师生和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创造性地构建“多彩课程”。因此,我们实践用心灵激活心灵、用思想同化人心,用目标整合人心的

“心育”工程。进而以“积厚流光、绽放华彩”为精神内核,努力实施多元开发、多重实践、多彩发展“三多”教育。合力进行省专项课题“学科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研究”,开发阅读欣赏、家乡文化、好习惯成就好孩子、“作家”文学社、乐翻天阳光体育、七彩实践(瓶、石“变脸”、布贴、泥塑、根雕、折纸、刺绣、棋艺”)等课程。在宏观上进行课程目标、实践领域的整合。在微观上进行“系列伴我行”与《思想品德》课有机整合;语文教学与阅读写作、家乡文化联姻整合;音、体、美与校内外课程资源统筹整合,研发音视频课程20多种。特别是根据庆华址于凤城的特点,创编《龙趣凤雅驻庆华》《龙神凤韵溢庆华》《龙腾凤飞强庆华》校本教材,让师生在识、说、画、唱、写、刻、剪龙凤的实践中培养“动脑创思、动手创作、动口创说、动笔创写”能力。创办校报、校刊,创作校旗、校徽、校歌,创炼校操、班操,栽植校树(火炬树),引领师生人人传火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同时坚持“以课改育名师,以科研造名校”,探索实施尊重差异、鼓励特色、释放个性、异彩纷呈的课堂。建立名师“一联X”制,实行教师上课限时制、“小老师”上课制与作业限量制为主要内容的“三疑三学一生成”(自学找疑—探学质疑—研学解疑—归纳生成)等多彩课堂,诱发情趣、激活思维,让师生的眼睛亮起来、思维飞起来、肢体动起来。搭建“读好书创写”“设计师创作”“金话筒创说”等平台,打造龙头课题“在校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及预防挽救策略研究”,精搞重头课题“新课改下绿色作文实验研究”“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管理创新实践研究”,重推难点课题“学科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研究”“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心理问题研究”。5项研究分别获国家、省、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使广大师生饶有兴趣地说“:我研究、我创新、我成长、我快乐”。

3.构建多元文化体系,让“出彩”成为师生的价值追求。在实施“多彩教育”中,我校以“光华”为魂,努力实践“文化立信“”文化塑形”“文化植根”。打造素质立身的阅读文化,通过“诵—研—悟—创—展”五步法,促进师生诵诗文、唱诗文、演诗文、画诗文、写诗文及“亲子共读”,广大师生和家长在读中思、读中悟,创编出《阅读,成长的底色》《“新”光闪闪》《庆华放歌》《光华凯歌》等百余本读书成果集。创设大型橱窗文化、巨型沙雕文化、巨幅木雕文化,营造个性飞扬、激人奋进的园院、廊壁、科室、多彩班队等特色文化,实现了以“文”化人、涵养化育的目标。

创建助推发展的多元评价文化。建校初,我们就引领教师穿新鞋探新路,建立墙报式、成长袋式、描述式、图画式、表格式等多样化评价方式,构建促进师生、家长共同发展的“多有教师、多好学生、多能家长”多元评价体系。设立“课改标兵”“实践创新导师”“创作家”“书法小明星”“孝敬之星”“诵读小百灵”“教子能人”等90种特色奖,使大部分师生成长为多彩之星,也使那些潜能者荣登校星宝座。师生有368人次获全国“科研工作先进实验教师”、省“骨干教师”“师德标兵”“青年教学能手”与全国“优秀少先队员”“陇原好少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助推了庆华“多彩教育”的顺利实施与跨越发展。我校荣获全国“经典诵读示范校”“优秀少先大队”,甘肃省“学校课程建设示范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省内外200多家单位的同仁前来参观学习,人民教育社、中国教育报社、甘肃日报社等重要媒体采访报道了学校。

4.家校联手,让“多彩教育”成为家长的共识。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教育。因而,我们一边通过学校工作“三开放”、家长会、亲子实践等实施“三位一体共育”工程,让家长、社会人士走进学校、步入课堂,最大限度地了解师生的教与学,引导家长认同学校的多彩教育。一边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建立以志向、兴趣为纽带的多种社团,把社区聚合成一个健康、富有活力的多彩实践基地,达到学校、社区、家庭的共振效应。常常有人情不自禁地说“庆华使我感到孩子成长的喜悦。孩子在庆华上学很幸福!”

三、对“多彩教育”办学思想的思考

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让我们体悟到“多彩教育”意味着色彩之多、精彩之多、出彩出众。我认为五光十色、万紫千红、异彩纷呈,是教育的本质和本色;单一、单向、单色,是对教育的简单化,是教育的大忌。办学特色在于“特”,而不是“一”,把“特”与“多样多彩”对立起来、与“单一单色”等同起来,是对教育本质的曲解和远离。而认为学校只要把教学成绩搞上去,就是对学生的负责,实是对教育的莫大误解。教育工作者应当想方设法激活多种力量,合力实践“多彩教育”,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总之,“多彩教育”既是我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更是多年办学思想的实践和总结,让师生在教育生活中人人出彩,让学校成为“出彩田园”应该是教育的理想状态,更应该是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段鸿,陈霞.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11).

[2]马琳萍.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体化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5(16).

(责任编辑 李芳)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挑战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