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合理栽培管理技术

2019-09-10董优芳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锈病麦苗分蘖

董优芳

冬小麦的合理栽培管理技术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由于各个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各异,因此所适用的具体栽培管理技术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为保证冬小麦年年持续高产,在栽培管理中应特别注意如整地质量、品种选择、播种质量、水肥运筹及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的问题,把握关键,从而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础。

一、品种选择

冬小麦种植要选择通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同时保证品种与当地的土壤生产条件、气候条件、肥力状况、种植制度、目标产量相适宜。根据不同土壤生产水平选择不同的品种。在土壤耕层较厚、地力水平较高的旱地,选用抗旱耐肥品种;在干旱贫瘠的地块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在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抗倒耐肥品种,同时品种的综合抗逆性要好。总之,要根据生产条件的变化和产量潜力的提高,适时更换新品种。

二、播种质量

若要获得高产,首先要保证冬小麦出苗整齐、均匀、壮实。而要达到出苗标准,就必须要提高播种质量,做到“三适播种”,一播全苗。

(一)适墒播种

为使冬小麦一播全苗,保证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旱、抗涝和抗倒伏能力,应在土壤墒情适宜时进行播种,培育壮苗。冬小麦播种时的适墒标准为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0%,即取一把土,用手能抓实,齐胸丢下能碎。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浇水造墒。

(二)适期播种

为保证冬小麦既能培育冬前壮苗,又能安全越冬,故要准确掌握播种期。豫西地区适播期为10月4—13日,豫西南地区适播期为10月15—23日。具体播种期可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气象条件等进行综合确定,主要原则是保证小麦能安全越冬。

(三)适量播种

一般根据品种特性,包括分蘖力、亩穗数、分蘖成穗率、土壤肥力和播种期进行确定。成穗率高、分蘖力强的品种,若播种较早,田间土壤肥力较高,播种量宜少;反之宜多。有时也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三、水肥管理

(一)冬季追肥

麦苗生长健壮的一般在冬前不施速效氮肥,以防徒长。可以结合浇冻水少量追施速效氮肥,如每667 m2施尿素10 kg,以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

(二)春季追肥

春季追肥包括返青肥、起身肥、拔节肥、孕穗肥。返青肥的作用是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数。但是一般高产田如果冬季追施了化肥,为控制群体,返青期可不施肥,而是以控为主、中耕保墒。具体做法是挠麦苗,用三齿耙清理行间杂物和枯黄叶片及耘行间,保墒增温。起身肥、拔节肥是在冬小麦分蘖高峰期以后施用,能促进大蘖成穗,争取穗大粒多,同时也促进顶三叶的生长和基部二三四节间的伸长。这次施肥很重要,是冬小麦施肥的最大效应期。另外,在冬小麦孕穗乳熟初期,要进行根外追肥,及时补充冬小麦生育后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对提高冬小麦粒质量和品质有较好的效果。

(三)冬灌

根据温度、水分和土壤墒情,决定是否冬灌。适宜温度为日平均气温3 ℃左右。冬灌过早,气温尚高,蒸发量大,起不到蓄水增墒的作用,同时还会引起麦苗徒长,不抗冻。冬灌过晚,气温偏低,土壤冻结,水分不能下渗,会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苗情也是考虑是否进行冬灌的重要条件。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弱苗也不宜冬灌,以防受冻死苗。冬灌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地面积水,遇低温而形成冰壳,致使植株地上部受冻,根系窒息,分蘖死亡。

四、防治病虫害

冬小麦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秆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吸浆虫等。

(一)锈病

防治锈病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在锈病高发期可以进行药物防治,发病的植株用杀虫剂525 mL/hm2,对水450 kg喷雾防治,共喷施2~3次,效果显著。

(二)白秆病

防治白秆病应加强田间管理,增加排水措施,降低田间湿度;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在种植的间隙对农田进行深翻,把白秆病菌翻到上层。锈病发生后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三)蚜虫

防治蚜虫最好采用农業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种植时对农田进行深耕和晾晒,消灭土壤深层的病源。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在蚜虫发生严重时可进行药物防治,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吸浆虫

吸浆虫采用药剂防治,可用药剂有50%辛硫磷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氧化乐果、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叶面肥可用粒粒饱、农大麦宝、麦多收等。“一喷综防”达到治虫、防病、增产的效果。

猜你喜欢

锈病麦苗分蘖
红绣鞋
红绣鞋
红绣鞋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小雪花与麦苗儿
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