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9-09-10陈轶李金花叶志聪刘辉
陈轶 李金花 叶志聪 刘辉
摘要:乡村振兴是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在面临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不确定事件冲击时,韧性视角成为研究农村发展的必要理论基础。文章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农村韧性的相关文献,国外已有研究内容偏向农村生计和气候变化,研究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对象偏向农户,农村韧性指标构建上具有可比性、可量化的特点。国内研究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注重农村韧性研究的地方性、阶段性及多尺度性。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韧性;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11.011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編号:1009-1483(2019)11-0068-06 文献标识码:A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Research on Rural Resilienc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EN Yi, LI Jinhua, YE Zhicong, LIU Hui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major strategy to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uncertain events, the resilience perspective has become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sorts out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he resilience of rural commun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xisting research contents in foreign countries are biased towards rural livelihoods and climate change. The research methods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biased towards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rural resilience indicators are comparable and quantifiable. Domestic research has just started, where the research objects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locality, stage and multi-scale in rural resilience research.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gress
引言
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不仅凸显了乡村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也意味着乡村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点 [1]。乡村振兴提出要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乡村振兴实际上是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重构。
韧性(Resilience)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能够阐释系统吸收干扰、经历变化和重组后,仍然保持或超越原有功能、结构、特性和反馈的能力,为实现可持续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和创新路径。目前,关于韧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将灾害视为一种扰动因素研究应对灾害的韧性构建。当前,全球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变化作为不可忽视的扰动因素,促使研究要从单一灾害视角转向综合视角,探讨乡村复兴的总体适应和发展转变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路径和策略[2-4]。
韧性相关研究经历了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的模式转换,每一次模式转换都有着认知观和价值观实质性突破。最高阶段的演进韧性认为系统不存在永恒的“均衡态”,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和自组织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对系统的认知由生态韧性强调的“坚持和适应能力”转变为“转换能力”。农村系统也是如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所遭受的外部影响已经不仅限于环境变化层面,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土地及制度的变迁等因素也日益重要。如何建设更好的、更可持续的美丽乡村,为广大乡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安居条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议题之一。
1国内外农村韧性研究侧重点
1.1国外农村韧性研究
韧性理论依托于冈德森和霍林提出的适应性循环理论,社会—生态系统演变分解为开发、保护、释放、更新四个阶段,探讨了恢复力的概念内涵[3]。
国外有关农村韧性的研究尺度,可以分为社区尺度及区域尺度,多以社区尺度为主;研究对象以农户为主;研究方法多为针对个体的问卷调查、深入访谈、HLRA法、Delphi法、结构动力学方法等;研究视角多集中在农村韧性影响因素、农村管治和发展政策、农村建设、气候变化对农村的影响等方面(见表1)。
1.1.1农村韧性影响因素研究
在农村韧性研究方面,Wilson构建了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维度韧性分析框架[4];Mcmanus认为社会过程是影响农村韧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地经济、环境和强烈的个人归属感有助于提升农村韧性[5]。
1.1.2农村管治和发展政策研究
在农村管治和发展政策方面,Schouten研究了政府财政投资模式与农村韧性的关系[10]。此外,Quandt认为可以采用定量化方法横向比较不同类型乡村的农村多样化指数,用于评估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程度[6]。Roberts通过韧性视角批判性研究欧洲及英国数字农村政策的政策目标及实施效果[11]。
1.1.3农村建设研究
在农村建设方面,Rigg采用部门、空间、社会、政府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了社会韧性和市场激励之间的关系[12]。Huang X J阐述了农村韧性受制于不同地区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及不同程度土地市场的开发和政府监管[7]。Mcmanus提出了增强农民和城镇社区之间的关系对维持农村人口和服务非常重要,农村经济和就业机会、环境质量和地方归属感对于增强农村地区的韧性有重要的作用[5]。
1.1.4气候变化对农村的影响研究
在气候变化与韧性方面,Andreoni研究了在极端天气下农村地区个人应对准备和减缓行动对增强韧性的贡献[13];Rescia探讨了韧性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调查了西班牙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变化与韧性之间的关系[13-15]。Chuang探讨了加强韧性评价的定量方法,形成社会生态系统的韧性抽象图(见图1)。其中一个盆地代表一种“稳态”,即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只有一种制度,如工程韧性;多个盆地代表多种“稳态”,即一个社会生态系统有多种可能的制度,韧性被描述成一个复杂的景观,如生态韧性。
1.2国内农村韧性研究
国内有关农村韧性的研究较少,大多是基于个案探讨或韧性评价展开,研究内容涉及灾害韧性评估、韧性构建路径、产业韧性、韧性发展阶段等。
1.2.1韧性评估
在韧性评估方面,凌子健等以阜宁龙卷风为例,探讨了我国农村韧性评估方法及提升研究[17],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农村韧性指标权重,通过计算重灾村的韧性得分,探究龙卷风灾害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岳俞余等以河南省汤阴县为例,研究了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乡村聚落韧性评价[18]。Fang Y P等分析自然灾害对四川农村居民生计适应能力的影响[8]。
1.2.2韧性构建路径
在韧性构建路径方面,颜文涛等从韧性视角评析乡村社区复兴的两种模式,通过对比绅士化快速发展的安徽宏村社区和草根化渐进式发展的台湾桃米社区,认为韧性社区更强调适应性学习和创造力培育、社会网络建构是韧性构建的核心要素[2] 。
1.2.3农村政策对韧性影响
学者们开始关注农村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等对农村韧性的影响,Huang X J等通過研究中国土地政策对农村韧性的影响,总结了工程、生态、经济和社会四种类型的韧性[7],刘润秋等研究了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农村韧性视角下基地退出绩效评估[19],王雨村等从产业选择、产业布局、设施配套和组织治理等方面研究了精准扶贫视域下河南乡村产业韧性化发展策略[20] ,丁金华等探讨苏南水网乡村水域环境韧性[21]。
1.2.4韧性发展阶段
张甜等探讨了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22],在该文中提到农村韧性的发展阶段,认为农村韧性是乡村聚落在演变成城镇聚落或者消亡前能否处理和适应外部变化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见图2)。在外力扰动下的乡村转型可划分为快速发展、平稳发展、衰败、重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不是绝对的,依据村庄自身特点而定。
2农村韧性研究方法
2.1 HLRA方法
HLRA方法全称是(Houseld Livelihood Resilience Approach),也称家庭生计恢复力方法,它是可持续生计领域的研究方法,将家庭生计恢复力分为财政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理资本和自然资本五大方面。第一步,个人指标;第二步,计算综合资产指数;第三步,整体综合资产指数;第四步,分析和可视化,通常采用雷达图比较分析不同受调查群体之间的物种资本资产综合指数。如:家庭生计恢复力法计算农林复合经济农户的生计综合资产指数为0.440,没有农林业为0.400,HLRA发现农户有农林业的生计恢复能力更大,因此促进农林业可以推进生计恢复力[6]。
2.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Delphi)是专家打分法,通过对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计算指数的权重。如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团队用该方法计算了我国宅基地退出方面的农村韧性[7],分为工程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四个方面(见表2)。
2.3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nalysis Hierachy Process, 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通过逐层分解和比较处理复杂问题的系统方法,按照影响程度进行两两要素比较,建立判断矩阵,从而得到各影响因素权重的方法。如凌子健等采用AHP法将农村韧性分为生态维度、制度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工程维度,从而确定农村韧性指标权重[17]。刘润秋等采用AHP法确定宅基地退出绩效的农村韧性,构建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基础设施效益和乡村治理效益的韧性评估体系[19]。
2.4结构动力学方程
结构动力学研究是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理论及方法。结构动力学是一种涵盖结构行为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工程系统,也适用于理解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在农村韧性研究中,结构动力学用于识别自然灾害压力下不同元素的结构效应。如Fang Y P对于四川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的研究分为生计质量、生计促进、生计分配和灾害压力四个维度[8]。
2.5 DSP识别方法
DSP识别方法是几个方法加总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D代表文献研究(Document Study)、S代表社会调查(Social Survey)、P代表政策比较(Policy Comparison),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可以综合全面系统确定评估指标。通常,该方法可以三个步骤全部使用,也可以使用其中一部分。如单独使用社会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及焦点座谈等直接和间接的访问,对所关心的主题深入探讨,从中概括出所要了解的信息,获得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Mcmanus对澳大利亚悉尼附近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进行调查,寻找能使农村社区保持繁荣和拥有韧性的影响因素,包括良好的地方经济和就业机会、良好的农村社区环境及强烈的地方归属感[5]。
3农村韧性的评述与展望
3.1农村韧性评述
梳理已有文献可以得出目前的研究以韧性评价及个案研究居多,研究内容涵盖农村韧性的发展阶段及适应性循环、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模式等,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可量化的特点。研究侧重点涵盖农民生计、土地政策、气候变化等方面。
我国关于农村韧性的研究刚刚起步,由于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探索,一是研究视角缺乏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视角,特别是农村社区在面临不确定事件冲击时,如何变得有韧性和可持续?既有研究从国土、规划或灾害视角对乡村演变进行解读,从韧性及要素综合视角研究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和规律较为缺乏。二是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信息覆盖不全及重叠问题。韧性指标体系构建需要完整、科学、系统的科学评价方法和过程,目前大多是针对研究需要进行的指标构建,没有划分乡村的类型,如旅游型乡村、工业型乡村、农业型乡村,可以定量化测度并横向对比。
3.2研究展望
虽然已有农村韧性的研究有定量指标,但是对指标的选取缺乏科学论证,未来在韧性指标搜集和处理上需要进一步思考,特别是应该梳理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韧性指标;在农村韧性评估上,需要开展分类型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适合不同类型社区的农村韧性提升方法。
3.2.1注重农村韧性研究的地方性
我国乡村类型诸多,农业型、工业型、旅游型面临的扰动不尽相同,东部、中部、西部乡村的自然本底和资源禀赋也千差万别,因此,未来在农村韧性研究中应当注重地方性,可以借鉴社区韧性的DROP模型,强调乡村研究的地方性,从而进一步进行同一类型内部的横向对比及不同类型之间的纵向对比。定量化测度不同类型农村韧性,提取农村韧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反映不同类型乡村在全球化、城镇化等扰动下的韧性空间差异。
3.2.2注重农村韧性研究的阶段性
农村韧性分为开發、保护、释放、重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农村社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所不同,该阶段性可以模拟类似逻辑斯蒂生长曲线,借助空间算法实现农村社区演变模拟及预测。采用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设计不同的情境,计算特定阶段乡村社会转型的韧性优化调控方案,调整模型参数直至符合优化结果为止,根据模型反馈结果,利用倒推法提出优化政策包。
3.2.3注重农村韧性研究的多尺度转换
通过构建农村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环境韧性研究框架,从功能、结构、特性及反馈能力分析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态系统、空间交互作用、多尺度关联作用。街道—社区—农户研究尺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因此,未来应注重农村韧性的多尺度转换,注重尺度转换及尺度之间的连通性,建立可供操作的多尺度评价转换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经济, 2018(1):2-10.
[2]颜文涛,卢江林.乡村社区复兴的两种模式:韧性视角下的启示与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4):22-28.
[3] Lance H., Gunderson C.S.Holling. Panarchy: understanding transformations in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4,49(4):488-491.
[4] Wilson G A, Hu Z, Rahman S. Community resilience in rural China: The case of Hu Village, Sichuan Province[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8(60):130-140.
[5] Mcmanus P, Walmsley J, Argent N, et al. Rural Community and Rural Resilience: What is important to farmers in keeping their country towns alive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2,28(1):20-29.
[6] Amy Quandt. Measuring livelihood resilience: The Household Livelihood Resilience Approach (HLRA)[J]. World Development,2018(107):253-263.
[7] Huang X J, Li H, Zhang X, et al. Land use policy as an instrument of rural resilience-The case of land withdrawal mechanism for rural homesteads in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8(87):47-55.
[8] Fang Y P, Zhu F B, Qiu X P, et al.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livelihood resilience of rural residents in Sichuan[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8(76):19-28.
[9] Skerratt S. Enhancing the analysis of rural community resilience: Evidence from community land ownership[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3,31(3):36-46.
[10] Schouten M, Opdam P, Polman N, et al. Resilience-based governance in rural landscapes: Experiments with agri-environment schemes using a spatially explicit agent-based model[J]. Land Use Policy, 2013,30(1):934-943.
[11] Roberts E, Anderson B A, Skerratt S, et al. A review of the rural-digital policy agenda from a community resilienc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6(3).
[12]Rigg J, Oven K. Building liberal resilience A critical review from developing rural Asia[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5(32):175-186.
[13] Andreoni V, Duriavig M.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Land use: The Cocoa Crisis in the Rio Cachoeira Catchment, Brazil[J]. Environmental Policy & Governance,2013,23(2):118-129.
[14] Rescia A J, Willaarts B A, Schmitz M F, et al. Changes in land uses and management in two Nature Reserves in Spain: evaluating the 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of cult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2010,98(1):26-35.
[15] Giovanni Q, Rosanna S. An Index to Measure Rural Diversity in the Light of Rural Resilience and Rural Development Debate[J]. European Countryside, 2014,6(2):161-178.
[16] Chuang W C , Garmestani A , Eason T N , et al. Enhancing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for assessing community resilien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8(213):353-362.
[17]凌子健,翟国方,吴浩田.我国农村韧性的评估方法及提升研究——以阜宁“6·23”龙卷风灾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7(21):10-16.
[18]岳俞余,高璟.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乡村聚落韧性评价——以河南省湯阴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1):5-14.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1.002.
[19]刘润秋,黄志兵,曹骞.基于乡村韧性视角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估研究——以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2):41-48.
[20]王雨村,李月月,潘斌.精准扶贫视域下河南乡村产业韧性化发展策略[J].规划师,2018,34(12):39-45.
[21]丁金华,尤希春.苏南水网乡村水域环境韧性规划[J].规划师,2019,35(5):60-66.
[22]张甜,刘焱序,王仰麟.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J].生态学报,2017,37(7):2147-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