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歌表演

2019-09-10李梅

关键词:舞蹈动作音乐

李梅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一项叫“综合性艺术表演”,综合性艺术表演是指当学生听到音乐或演唱歌曲时,能辅助以其他形式表现音乐,如:歌表演、舞蹈、乐器伴奏等等。我就其中的一项“歌表演”总结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 明确“歌表演”的几个问题

(一) 何为“歌表演”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以简单、形象的基本动作、姿态在对歌曲理解的基础上能自然有表情对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进行表演,称之为歌表演。歌表演的特点是以唱为主、动作表演为辅。何谓学生主动、自信、有表情的参与呢?我是这么认为的,首先是学生真正的会唱歌曲,并且能背唱歌曲。这样学生才能自信的有表情的参与。让学生达到以上要求还有一项必要的条件就是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对学生的音乐熏陶,那就要求教师对每首歌曲一定理解到位。

(二) 明确“歌表演”应与审美体验相融合

音乐教育不仅是艺术的教育,还是美的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学科。所以,“歌表演”应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在这句话中,往往我们忽视的是一个字,“美”!如果我们单单认为把听音乐打基本节拍也叫表演的话,那我们没有理解作品,没有真正的挖掘教材。只有我们做到真正的理解音乐作品,按照不同音乐情绪变化来加入我们的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才能把“美”表现出来。

(三) 明确“歌表演”各学段的阶段目标

一至二年级:能以简单优美的律动进行表演,三至六年级:在有情节的表演活动中担当角色。

二、 歌表演的表现手法

歌表演是以歌为主,动为次,教学中应做到动、静交替。动作不宜过大,应以不影响歌唱为限度,将重点放在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上。歌表演根据其表现手法,我们把它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 注解型:以动作直接表现歌词内容,意思明确,动作明了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歌词入手,通过对歌词的理解,抓住人或物的动作特征,特别是形态动词的特征,自己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加以实践,从中激发学生创编歌表演动作的兴趣。如在教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后,首先引导学生想象小鸡、小羊的特征,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学生便很快想到了小鸡尖尖的嘴巴、小羊咩咩的叫声,并设计好了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根据这些情节,学生们又想象出了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动作、吃东西的动作以及夸张的舞蹈动作。此时,学生唱出了《唐老伯有个小农场》时可高兴了。有趣的动作、有趣的情节,童心、童趣、童乐在此尽情展现。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 情绪型:从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绪出发,进行边歌边舞

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歌曲的曲调、风格、内容等入手,通过感受与理解音乐的艺术形象,根据歌曲的整体情感创编动作。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等方面的限制,有时他们还不能把握自己可能转瞬即逝的想象。教师的指导在这种时候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能运用教学机制灵活地给予学生一点指导,则可以在得到一个优秀歌表演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在教学六年级歌曲《拉起手》时,学生之间能拉起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他们可能会在教师的要求之下或多或少的钩钩手指头,如果让他们真正的把手拉起来能根据不同的歌曲情绪边唱边表演,首先我们应该排除学生心中的杂念。在学会唱歌曲之后应该辅助与社会现实相关的录像资料,如地震、南方水灾,绵延到世界有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让学生知道现实社会中真正存在的灾难面前需要我们兄弟姐妹拉起手,在国家需要我们的同时伸出我们的友谊之手。这样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时会把手拉起来和老师一起根据歌曲的情绪边演变唱。

(三) 情节型:有人物、有角色、有情节、有过程的边唱边演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歌曲内容、音乐的艺术形象入手,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根据典型的情景并借助道具来创编动作。如:《稻草里的火鸡》是由六位学生搭成“稻草”,当火鸡跑来时,左右两组分开,各自手拉手从中间碎步往后转一圈,做模拟开门的动作来进行表演的。歌表演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十分灵活。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境入情,以境动情,以境表情,创设良好的意境。可以采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或幻灯激发学生的想象,以故事或谜语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欣赏音乐作为过渡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

小学生天真活泼,模仿性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动作中去提炼一些舞蹈语汇,这些语汇必须是带有童趣和学生能接受、能表演的。然后根据歌曲的歌词、节奏、旋律特点,各选择一二个主要语汇,在歌表演中反复运用,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样,学生通过模仿,便能学习掌握一些舞蹈基本动作。日后,学生们将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和发展,再运用到其他歌表演中,進行再创编。这样可让学生在自主性的创编中掌握创编动作的方法,提高创编质量,创编出优秀的歌表演。

三、 歌表演教学的思考

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美、乐都在生活中,让学生们上台表演一番,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音乐,爱音乐的积极性、创造性、思维敏捷性。这样才能收到真正的歌表演及舞蹈艺术效果。表演就像一颗珍珠,如何发挥它的美丽是很值得我们音乐教师去研究、去发现。我个人有几点思考:

(一) 表演是学生展现对音乐理解的一种方式

我不止一次地在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是因为需要表演而让学生表演的,没有表演的要求,甚至没有对歌曲的分析,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固定的环节,学完歌曲一定要让学生演一演。这是走入了新课程的误区了。每当学生学完一首歌曲,对歌曲有一定的理解了,此时才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动作表现出来,最好就是在表演完后进行适当的点评,以求更好地交流和展现。

(二) 表演是学习歌曲的阶梯

有些歌曲,学生如果要一下掌握旋律可能有一定困难,那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歌曲的旋律有一定熟悉呢?就要运用表演了,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一段音乐,也可以全曲,让学生进行表演,当然前提还是要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如五年级下册有一首歌曲《北京的金山上》,琅琅上口的曲子,可以先让学生学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和着音乐跳一跳,哼一哼,然后再唱,就好办多了。

(三) 关注表演的细节,提高表演的质量

表演不是简单地跳一跳,舞一舞,不单单是动作的美与标准,对小学生的表演我们还应注意许多的细节,如表情,是否踏着节奏,创编时动作是否有新意,动作是不是表现了乐曲的意思等等,可以通过展示模仿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恰当地运用好表演,将会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把这漂亮的珍珠捡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美。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音乐
下一个动作
舞蹈课
音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