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2019-09-10徐有成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盘古意志天地

徐有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沌、嵩、矗生字,并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读写“雨露、混沌、雷霆、”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文中的语句或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会复述这个神话。

2.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3.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顶”“踏”“站”“撑”等动词及重点语句,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意志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神奇的特点。

难点:

1.坚定的巍峨形象。

2.品读“化身万物”语段,走进人物内心,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请学生搜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铺垫蓄势——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一分钟演讲,导入新课

1、请学生到讲台前,讲一个自己熟悉并喜爱的神话故事。要求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情节完整,最好能做到声情并茂。演讲完毕后,请一二名学生点评,教师总评。

2、简介神话故事特点: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神話故事就是《开天辟地》。

板书:开天辟地

齐读课题。

【意图与思考】本环节学生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创设了情景,使学生初步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感性上了解了神话故事,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

(二)借助课件,检查预习。

同桌对学,完成以下内容:

1.检查生字识与写。

2. 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混沌 孕育 合拢 东岳 嵩山 衡山 恒山 血液

开创 盘古氏 逐渐 浑浊浊 支撑 矗立 劳累 雨露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查到的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分段朗读课文,看谁能够读得正确、流利,读得最好。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完之后找同学点评。

【意图与思考】本环节旨在夯实基础知识,解决字词的障碍,完成知识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盘古

2.他做了什么?

开天辟地

3.谁能说说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天地孕育 混沌不清

开辟天地 始分天地

支撑天地 奋力坚持

顶天立地 完成使命

改天换地 化生万物

4.这十个词语正好概括了这一神话故事的发展过程,让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重现在我们的眼前。它们分别在课文哪几节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板书:(1)天地孕育(2)开辟天地(3)支撑天地(4)顶天立地 (5)改天换地

根据这十个词语,谁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5.通过复述故事,你觉得盘古是什么样的人?(初步感知盘古的精神)

【意图与思考】本环节旨在初步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对盘古的精神有初步的感知。

第2课时

二、精读感悟——重点理解,难点突破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要求默读,写批注。

小组内交流。

共同交流。

(提示: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朗读、深入体会。)

1.天地还没分开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呢?带着问题读第一自然段。

预设:一片混沌像个大蛋。师板书:一片混沌。

师生共同理解“混沌”的含义。谁孕育在这个大蛋里(盘古)

2.默读第二自然段。

(1)盘古是怎样开辟天地的?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盘古的神力?

预设: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学生朗读,然后结合词句谈体会。

(提示: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盘古的“一使劲”结果怎样?是啊,他可不是一般的神,他有着无穷的力量和高大的身躯。)

(2)这时候,“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对于在黑暗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来说,这是一丝怎样的光啊?如果你是盘古,你看到这一丝光会想什么?

板书:向往光明

3.找同学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体会重点词语“顶 、 踩、支撑”,体现了盘古什么精神?你能仿照本段的写法,适当运用三个动词写一段话突出某人的某种品格吗?

预设:从“顶”“踏”“站”这些词再次写出看盘古力气之大,身躯之长,体会出一种坚持的精神。

仿写:老人带着这个迷路的孩子,顶着寒风,冒着大雪,送到了他家人手里。

(2)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了盘古的精神?

预设:“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 时间是多么漫长,在这漫长的岁月,盘古意志坚定,矢志不渝,这是何等的不易。

预设:从“巍峨”一词感受到盘古高大的形象。从“撑”字再次感受盘古的力气之大,天的沉重,撑起它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事,体现盘古力量之大,意志坚定。板书:意志坚定

(3)“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预设:顶天立地

板书:顶天立地

4.让我们一起朗读第5段,感受盘古力气之大、意志坚定,把这个巍峨的巨人记在心中。盘古开辟了天地,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含着微笑倒下了,他不仅用生命开辟了天地,而且还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让我们用“盘古的( )变成了( )”这个句式,说一说他的身躯什么变成了什么。

盘古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

盘古遗留的声音变成了雷霆;

盘古的左眼变变成了太阳;

盘古的右眼变成了月亮;

盘古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

盘古的脚趾变成了西岳华山;

盘古的肚子变成了中岳嵩山;

盘古的两个肩胛,一个变成南岳衡,另一个变成了北岳恒山;

盘古的血液变成了江河;

盘古的头发和汗毛全变成了树木花草;

盘古的汗水和泪水,变成了雨露甘霖。

5.“吃水不忘挖井人”盘古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世间,为我们改天换地,开创了美丽的世界,所以,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大神——盘古。

(1)此时让你再来形容这个大神,你想到了哪些詞语?(无私奉献、勇于献身)

板书:无私奉献

(2)同学们,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为什么人类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它反映了人类怎样的理想和追求呢?

(提示:让学生探讨一下,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合理的推想。)

预设:对力量的崇拜;渴望人类能改造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现在已经演变成成语,你知道它现在的比喻义吗?(比喻开创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4)再读题目,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盘古敢于创新,意志坚定,无私奉献的精神,长大以后开辟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意图与思考】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内核,挖掘隐藏于教材中的潜在信息。

三、拓展延伸——搜集神话,认识升华。

1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幻想与想象,和对挑战自然的向往。

2学习神话故事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意图与思考】在精读全文的基础上,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盘古敢于创新,意志坚定,无私奉献的精神,长大以后开辟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让学生搜集相关的神话故事,如《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学习古代劳动人民表达了劳动人民立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赞美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

盘古

向往光明

顶天立地

无私奉献

猜你喜欢

盘古意志天地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
盘古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观点集萃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
会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