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2019-09-10王鑫岩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危机管理建筑施工有效策略

王鑫岩

摘 要: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相对比较多,同时这些影响因素还会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风险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管理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危机意识对危机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对风险进行处理与控制的措施,为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有绝对的优势。下面对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意识进行介绍及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意识运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机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行保障,开展高质量的施工管理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为:施工的人员、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危机管理意识,对于存在危机的内容进行有效性预防,在发生危机时开展有效性应对,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使得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得到实现。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险因素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如施工质量监督不到位、施工安全管理疏忽以及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比较差。

(一)施工质量监督不到位

建筑施工管理需要在相关建筑施工监督责任部门的监督下实现施工,但是,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的监督工作对于安全因素监控管理不到位。大部分的施工质量监督部门对于施工安全细节的管理不详细,在实际的施工中存在着很多不达标的现象,而施工监理不能对其进行实际的管理。

(二)施工安全管理疏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管理制度,但是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对于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相應的制度执行。同时在施工现场中管理人员对于管理环节比较放松,不能针对施工中的相应内容进行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到实际工程中。

(三)施工一线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差

由于建筑企业的人员流动比较大,一线的施工人员的实际使用安全意识比较差,在缺乏相应的施工安全培训的基础上,导致施工人员不能够认识到施工安全对于施工项目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施工人员对于施工安全操作规范了解较少,施工风险难以有效的识别出来。

二、建筑施工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一)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

树立危机管理意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只有对危机有着强烈的敏锐性,才能形成同样敏锐的危机管理意识,时刻为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各种管理行为。因而各个施工单位必须树立一种危机理念从而形成危机管理理念,营造危机管理的氛围,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把预防、化解危机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可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对员工危机管理意识的塑造,通过激发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来教育员工认清危机预防的重要性。

(二)营造危机管理环境氛围

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还需要通过施工单位营造浓厚的危机管理环境氛围来实现,建筑施工环境氛围是指项目施工单位通过外显的直观的环境。所反映出来的情调和风格,这种环境氛围往往是通过项目单位的车间、厂区和办公室的环境布置、宣传栏、装饰效果、标语口号以及员工的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表现出来。这些都是物质因素,而与之相对的精神因素是指项目单位从项目负责人到普通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还包括员工对待日常工作的基本态度,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员工之间进行交流的方式。

(三)改善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是做好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建筑施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及严密性。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能形成纵贯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网络,督促人员行动,将管理问题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故而,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渗透危机管理意识,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善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建立安全事故防护保障资金制度

几乎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活动中都没有设立专门款项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资金。在施工中建立安全事故防护保障资金制度,并在施工项目开展前就位,可使得安全管理能够随时调用资金,能够在事故萌芽初期就有足够的力量解决问题。安全问题多是积少成多,从小变大的。相关管理者并非发现不了项目中的细小问题,也并非没有足够的远见认识不到它们的危害性。之所以总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除了少数是因为管理者思虑不周外,多数是因为这些细小问题无法引起上级管理者的重视,难以获得资金处理的必须条件。而建立安全事故防护保障资金制度,提前预支部分项目事故管理资金,会使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有足够的机动能力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累计,并能极大避免后续风险的发生。

(五)查找发现隐患的“三查”要求

全面查:即检查的项目要全而,要检查到各个环节和各个角落;第二,经常查:包括施工全过程中的经常性检查和阶段性(季、月以及新的施工阶段开始后)检查;第三,深入查:不仅要把隐患找的更细、更具体,而且要将其产生的原因查清楚,特别是那些多次整改都未能根除的多发性、顽疾性隐患,以便能提出更加有效的整改措施。“三查”的要求,既不能降低,也不能走形式,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做,虽然其工作量和难度都比较大,但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可把这项工作做好:将检查项目加以划分,分别落实到各级管理部门和负责施管人员,分别制表,落实到人,并建立汇总、分析和及时反馈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将大量的集中性检查项目化为经常性的平时检查项目,形成日常的工作程序和制度。

(六)消除隐患整改工作的“四定”要求

首先,定整改负责人。即将发现的隐患项目分项确定整改工作的负责人,将整改工作落实到人;其次,定整改措施。由主管部门和项目整改负责人制订整改和保持整改工作成果的措施;然后,定整改完成时间。确定的整改完成时间,也是上级主管部门和验收人进行检查整改完成情况的时间;最后,定整改验收人。需要定各级验收人,一级一级地进行验收。

结语

综上所述,危机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只有树立危机防范意识,健全危机管理制度,营造危机防范氛围,将危机管理意识落实到实处,才能将风险降至最低,保证建筑施工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丁宾,郭金涛.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6):197.

[2]陈孝均.如何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渗透危机管理意识[J].城市建筑,2013(10):102~103.

猜你喜欢

危机管理建筑施工有效策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危机管理视角下我国出版经纪人的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边疆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