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式啃老”算不算孝顺

2019-09-10从易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赡养父母苏家关怀

从易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在网络上被讨论得热火朝天。剧中苏家父母一生大半的积蓄都花在二儿子苏明成身上,然而他卻认为苏家三兄妹里只有他长期陪伴在母亲身边,这是母亲自愿为他付出的,他不是在啃老。有网友用“陪伴式啃老”来形容“苏明成们”——表面上陪在老人身边,实际上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并最终榨干老人血汗钱。我们该如何看待“陪伴式啃老”?究竟父母自愿给钱算不算啃老?

当我们在评判“陪伴式啃老”的是非前,有必要先重申这样一个常识:哪怕你不啃老,但如果你无法给予父母必要的陪伴或精神关怀,你与啃老族本质上都是“不孝”——因为赡养父母,不仅仅是物质赡养,不仅仅是不啃老,更重要的是精神赡养,是理解、尊重、关心、体贴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看,苏明成的确是啃老了,但他给予父母的陪伴多少能够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免于孤寂。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像苏明成这样多多陪伴父母的子女,并不多。尤其是在一个流动的社会,大部分年轻人为了赢得更好的机会、追求更好的生活,选择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他们自身就疲于奔命,更疏于对父母进行照顾和关怀。“陪伴式啃老”得以可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父母欠缺陪伴。

由“陪伴式啃老”衍生的另一个争议是,父母自愿给钱算啃老吗?说到底,这是一个边界问题。我们应该让父母享有为我们付出的权利和快乐,就像每年过年从老家返城,很多人都在晒汽车后备箱,满满当当都是父母准备的东西。这是父母的爱,而在准备这些东西的过程中,父母也因为自己尚能够为子女做些什么而感到快乐。因此,舆论并不会据此认为这些子女们在啃老。

说到底,不啃老只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底线,“陪伴”或许才是很多父母真正欠缺的。

(摘自《新京报》3.10)

猜你喜欢

赡养父母苏家关怀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如果可以,来生(外一首)
课间小知识
与父母断绝关系,子女是否还有赡养义务
白居易酒店题联
给父母看病成韩国中年人重负
小题大做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